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证实雷帕霉素与阿霉素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使肝癌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显著提升,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肝癌细胞株BEL7402为研究对象,将雷帕霉素分为不同浓度组(7000、8000、9000、10000、11000、12000nmol/L)分别给药,通过MTT法检测,从而测得药物的抑制率。再将不同浓度阿霉素(0.125、0.25、0.5、1以及2mg/L)分别作用于细胞后测其抑制率,然后设空白对照组、溶媒组、雷帕霉素组、阿霉素组以及联合组,从接种后当天开始进行MTT检测,连续测6天。以时间为横轴,光吸收值(A)为纵轴绘制细胞生长曲线,以比较各组细胞生长速度变化。将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8000、9000、10000nmol/L)与不同浓度的阿霉素(0.125、0.25、0.5、1以及2mg/L)联合作用48小时,测抑制率,并绘制抑制率与浓度直方图,采用两药相互作用指数(CDI)评价两药相互作用性质。从而探讨雷帕霉素与阿霉素联合应用后对细胞抑制率的影响。利用RT-PCR技术检测联合用药后cyclind1、MMP-2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的变化。利用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以及mTOR蛋白的变化,通过以上方法揭示雷帕霉素联合阿霉素协同作用的机制。实验结果显示:0.125、0.25、0.5、1以及2mg/L的阿霉素单独作用肝癌细胞系BEL7402 48小时后的抑制率分别为(12.83±1.71)%、(29.50±1.41)%、(57.41±0.98)%、(67.38±1.33)%、(77.02±1.67)%。7000、8000、9000、10000、11000和12000nmol/L的雷帕霉素单独作用于肝癌细胞系BEL7402 48小时的药物抑制率分别为(5.33±0.84)%、(12.00±1.44)%、(25.47±0.88)%、(34.63±1.80)%、(78.20±1.68)%、(95.00±0.68)%。雷帕霉素(8000、9000、10000nmol/L)与阿霉素(0.125、0.25、0.5、1以及2mg/L)联合作用BEL7402细胞可显示出协同作用。雷帕霉素(10000nmol/L)与阿霉素(0.25mg/L)联合作用BEL7402细胞6天的吸光度值比单独用药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CR方法检测发现联合用药组cyclind1和MMP-2mRNA表达水平比对照组及单独用药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发现联合用药组cyclind1蛋白和mTOR蛋白比单独用药组及细胞对照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帕霉素与阿霉素联合应用在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迁移上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mTOR信号转导途径下调控肝癌BEL7402细胞内cyclind1蛋白表达,同时抑制与肝癌细胞增殖有关的cyclind1基因表达,抑制与迁移和侵袭作用相关的MMP-2基因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