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是伦理之始,是一种道德认知,以“孝”为灵魂的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将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对我国道德观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修养和道德水平,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实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贡献者,但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道德观念与行为偏差。因此,本论文将以孝文化为主题,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孝文化合理内容,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探究问题,分析原因,进而探索孝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对策,以期达到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功能和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目的。本论文主体部分从四个方面展开:首先,借助文献资料对“孝”与“孝文化”的含义、孝文化的历史变迁以及孝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阐述。其次,分析孝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价值,即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标准;阐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孝文化的“事亲”“全身”“立身”内容,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生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再次,分析孝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现状。通过向不同属性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发放电子调查问卷,发现大学生对孝文化的认知主流呈健康向上趋势,但也存在大学生自身对孝文化认知与践行主动性不够、高校课堂教学中孝文化内容融入不足及孝文化融入氛围不浓厚等问题。针对问题,进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探究孝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对策。以高校为场域,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载体,从坚持孝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的基本原则、完善孝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方式、优化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以及针对大学生群体,提出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要求这四个方面探究对策,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承孝文化、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学目标,也希望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后的改革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