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振动辅助抛光关键技术的研究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bian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技术、光电技术、原子能技术和激光技术等尖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光学元件的相关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上述高精尖科技领域中,光学元件应用十分广泛,但对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要求较高,因此,针对光学元件的超精密加工是一个挑战。而在光学元件的加工工艺中,抛光是光学元件加工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抛光可以消除光学元件的表面划痕和表面损伤,提高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本文所研究的振动辅助抛光在传统抛光的基础上给予了光学元件在平面上的二维振动,辅助的二维非谐振运动可以改善工件的表面质量的同时提高材料去除率。本文的研究内容有如下几点:(1)研制一种压电致动器驱动的二自由度柔性解耦装置。基于二级杠杆放大机构,并采用对称结构来减少耦合与寄生运动现象的发生。分别采用柔度矩阵法(MCM)和拉格朗日方法计算装置的刚度与固有频率。为使二自由度柔性解耦装置获得更好的性能,利用鲸鱼群优化算法(WOA)对装置结构尺寸进行了最优化处理,同时,基于ABAQUS仿真对装置进行了静力学分析与模态分析。为研究二自由度柔性解耦装置的实验性能,进行相关的性能测试实验:行程、扫频、分辨率测试实验和阶跃、迟滞响应测试实验。(2)振动辅助抛光的材料去除特性研究。首先基于运动学原理,对振动辅助抛光方法进行了加工原理的分析,求得磨粒运动速度,同时分析了抛光加工接触面积。进行了碳化硅工件的微纳压痕与划痕实验,探究材料的脆塑性转变规律。通过磨粒的正态分布计算出有效磨粒数。基于压痕划痕实验结果,对碳化硅材料进行了临界切削深度的分析。基于弹塑性变形理论进行了单磨粒与工件的接触变形分析,探究材料的弹塑性变形。最后基于Preston方程,建立了振动辅助抛光的材料去除模型。(3)为验证所提出的振动辅助抛光方法的有效性,首先进行了非振动抛光和振动辅助抛光对比实验,对实验后的工件使用白光干涉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了表面形貌的表征,讨论振动辅助抛光对工件表面质量的改善效果。同时,使用电子天平记录实验前后的工件质量变化,探究振动参数与材料去除率之间的规律。最后,对振动辅助抛光的材料去除率的实验数据和材料去除率模型仿真模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验证材料去除率模型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学位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是关系到国民生计的重要生活资料,所以保障我国的粮食产量安全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百姓幸福胜生活的重要基石。我国
学位
第一部分 不同细胞外基质组成的3D多孔支架对富集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的作用背景与目的:癌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作为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异质性的肿瘤起始细胞,其最
由于铝合金比强度高、成形性好和高强钢高硬度、高耐磨的材料特性,上述两种材料已成为汽车轻量化设计中理想的材料,广泛地应用于汽车车身结构的设计和制造中。近年来两种材料组合连接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两种材料物理性能的差异,传统的点焊技术难以形成有效的连接,无铆钉铆接连接过程中无热输入且工序简单,因而广泛地应用于板料的连接。但由于力学性能和结构工艺参数的差异导致连接质量不稳定,因此通过优化结构工艺参数提
学位
学位
随着现代科技、笔记本电脑、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发展,锂电池市场需求量大幅增加。锂电池的生产环节很多,设备数量较多;随着对锂电池质量、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对锂电池生产线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提升锂电池生产线的质量和可靠性已成为企业生产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命题。本文以锂电池生产线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设备对锂电池生产的影响程度,对锂电池生产线及设备进行可靠性预测研究。本论文完成了如下研究工
薄壁钛合金型材三维弯曲构件具有结构强度高、空气动力学性能好、几何造型流畅等特点,是航空航天领域迫切需求的先进轻量化结构。然而,由于弯曲维度的增加,以及大型整体化、薄壁复杂结构特征的制约,其精确成形成性方法亟待研究。为此开发了一种柔性多点三维热拉弯成形工艺以实现钛合金型材的三维弯曲。该工艺利用电加热方法提高钛合金型材加工性能,通过对型材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弯曲变形的叠加,实现钛合金型材三维弯曲。为实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