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抗日根据地缉私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yiyus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北抗日根据地,是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最先在敌后开辟创建的根据地,包括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和山东四块根据地。华北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在敌后开辟的主要战场,牵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军,为坚持抗战发挥了巨大作用。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各抗日根据地一方面遭到日伪军残酷的军事扫荡和严密的经济封锁,另一方面,频繁地遭遇到极为罕见的自然灾害侵袭,使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生存面临严峻的考验。华北抗日根据地初创时期,不法商人及日伪军猖狂地进行各种形式的走私活动,导致根据地重要物资的大量外流及财政税收急剧锐减。为维持根据地军民的抗战经济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通过强化缉私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缉私规章制度、构建高效廉洁的缉私队伍并卓有成效地开展群众性反走私活动等一系列举措,不仅有效地遏制了日伪军猖獗走私活动的泛滥,而且有效地开展了对敌经济作战,从而遏制了日伪军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经济侵略。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政权为了保护根据地的稳定和发展,特别针对日伪军在粮食、货币、毒品方面猖獗的走私活动,成功地开展了反走私的斗争,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华北抗日根据地缉私活动的成功是对敌经济作战的伟大胜利,为当时苦撑抗战筹集了大量财政资源,并为各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最终为坚持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奠定了极为重要的经济基础,同时也为我们今天财政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其他文献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政府机关在特定管理模式下独立组建电子邮件系统的安全保护方式,并对提出的三种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期更好地实现广域范围内专用电子邮件系统的互连和
分析了传统的标引规则难以适应机读数据检索要求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通过改进标引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运用标引规则进行机读数据标引的基本方法.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为获取外汇和换取亟需的军用物资来坚持抗战,一直在进行以极具战略意义的钨、锑等特矿产品为主要输出对象的以货易货的对外贸易。同时,为保证以货易货
本文利用现查阅的档案文献资料,以电报的出现为切入点,着重对晚清福建电报业创办的原因,过程及其对晚清福建社会早期现代化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地探讨。全文由三部分
粮食问题是中共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敌我双方极力争夺的物资,长期受到重视和关注。抗日时期边区的粮食贸易是在比较复杂的斗争形势下展开的。本文较为全
人格魅力是由诸多因素综合体现出来的一种人格凝聚力和感召力,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其执政的能力。通过对人格魅力四要素的分析,阐述了如何提升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
财政是国家政权存在的物质保证,江西的财政收入是清代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地位。不仅对维持朝廷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还对维持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也起了重要
抗日战争爆发前,由于种种深刻复杂的历史原因,陕甘宁边区缺医少药,疾病流行,人畜死亡率很高,医药卫生科技极其落后。抗战爆发后,为了保障边区军民的健康,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