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苏州冬防研究(1912-1937)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c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民国时期苏州冬防进行了研究。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南部,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工商业繁华的城市。进入近代以后,受开埠影响,苏州的经济地位一落千丈,社会环境也颇不平静。20世纪20年代,江浙战争给苏州带来巨大的破坏,国共斗争、罢工事件等更加剧了苏州地区的动荡不安。同时由于经济的萧条,大批的无业、失业游民产生,或滋扰生事,或聚众打劫。在这种情况下,苏州社会治安亟待有效控制。冬防,即冬季的防务,在晚清时期即已在全国大多数省市中出现。苏州冬防亦可追溯至晚清,到民国时期尤其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已具规模,不仅相关规程制度渐趋成熟,而且先后成立了吴县冬防城厢联合区、吴县冬防委员会以及吴县联防办事处等冬防领导和组织机构,大致形成了以公安局为主导,当地治安力量积极参与,并得到苏州商团等民间团体大力支持的治安活动。在冬防实施之前,力量安排和经费筹措等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而具体的冬防工作则重点包括分区巡查城乡匪徒、侦缉督察过往行旅以及太湖剿匪等几个方面。历年冬防的实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苏州的冬令治安,而且推进了苏州的市政建设,改良了苏州的社会风气,推动了民国时期苏州城市的近代化进程。但由于其自身的缺失,如兵力以及经费不敷支用等原因,致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苏州的治安问题。这也提示我们:治安方为民生之本!
其他文献
《向导》周报从1922年9月创刊到1927年7月停刊,虽然仅仅发行了五年,却是20世纪初宣传国民革命有力的报纸。作为一个新闻媒体,《向导》周报是当时社会时局动荡的一个缩影,具有一定
报刊记录了时代,记录了历史,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资料宝藏。作为政治态度相对中立,影响力广泛的近代报刊,《申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当时的主流社会舆论。本文以1895-1903年间《
湘潭的现代化始于晚清。作为整个封建帝国的有机组成部分,晚清以后的湘潭自始至终面临着与整个帝国大同小异的幻灭与希望、沉沦与新生消长不已之势。湘潭是曾经的湖南商贸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