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T高场强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进展期宫颈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gsg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磁共振弥散成像在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及预测肿瘤疗效的初步研究【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在宫颈癌中的应用及预测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对28例临床确诊的进展期宫颈癌病例及10例正常宫颈对照组进行高低两组b值(b=800、2000s/mm2)的DWI研究,其中17例病例进行了同期放化疗治疗前后检查。结果病例组年龄分布为36~67岁(平均年龄52岁)。病理类型包括:鳞癌23例,腺癌4例,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癌)1例。临床分期(FIGO):Ⅱa期6例;Ⅱb期:8例;Ⅲa期:3例;Ⅲb期:9例;Ⅳ期:2例。高分辨率T2WI及DWI对进展期宫颈癌及盆腔转移淋巴结的显示均优于常规成像,高b值DWI的图像信噪比较低b值略有下降,但对比度较前者清晰。相对于高分辨率的T2WI,DWI虽对判断宫旁浸润及邻近组织侵犯的帮助不大,但对显示病灶的确切边界优势明显。基于DWI的肿瘤体积测量方法简便,准确,在监测肿瘤退缩及判断疗效方面相比目前通用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RECIST)更为可靠、准确。肿瘤与宫体肌层及正常宫颈组织之间均存在差异,宫颈癌的ADC值较宫体肌层的ADC值明显为低(P<0.001),正常宫颈与肌层之间则没有明显的差异(P=0.185)。不同病理类型宫颈鳞癌与腺癌的ADC值两两比较两者显示没有统计意义(800 s/mm2:P=0.845;2000 s/mm2:P=0.379)。不同b值的肿瘤区域治疗前后ADC值ROI测量法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肿瘤区域的ADC值有所上升(800 s/mm2:9.85±1.55Vs13.408±2.9,P=0.000;2000 s/mm2:7.38±0.98Vs8.933±1.92,P=0.008)。相对于ROI法的单一测量,ADC值直方图分析可提取其中各个比例部分的均值进行分析,疗效评价的单因素Logistical Regression分析显示直方图比例中ADC25%、ADC50%、ADC75%均有意义(P=0.023、0.034、0.041),ROC曲线显示三者之间的峰下面积没有差异(AZADC25%=0.818、AZADC50%=0.775、AZADC75=0.716),以上自变量的多因素Logistical Regression分析则显示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WI成像序列简便,肿瘤与邻近结构对比明显,有助于判断肿瘤的真实边界,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照射靶区。ADC值可以定量监测肿瘤对治疗的反应,对疗效评价存在一定的预测价值。直方图分析法优于整体ROI测量。第二部分宫颈癌肿瘤乏氧相关的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功能成像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血氧水平依赖性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Imaging BOLD)在宫颈癌的应用及乏氧相关功能成像参数监测肿瘤治疗反应、预测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对28例临床确诊的进展期宫颈癌病例进行了吸入高氧浓度混合Carbogen气体(95%O2+5%CO2)前后的BOLD成像与研究,其中14例病例进行了同期放化疗治疗前后检查。结果BOLD图像质量总体稳定,空间分辨率较高。肿瘤在R2*值分布图上呈相对低信号,在T2*值分布图上呈相对高信号,与子宫肌层组织之间存在明显的信号强度反差。治疗前基线肿瘤平均、中心及边缘部分三者之间的基线R2*值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但三者与宫体肌层的基线R2*值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吸入Carbogen气体后肿瘤R2*值较吸入空气时下降,两者有统计学差异的变化(P<0.001)。治疗后肿瘤基线R2*值较治疗前有所上升(16.110±2.88 Vs 20.844±3.49,P=0.002),而治疗后肿瘤吸气前后ΔR2*值较治疗前下降(2.472±2.07 Vs 0.516±1.87P=0.045)。治疗前基线肿瘤乏氧参数R2*与形态学指标体积及最长径均有相关性(r=-0.474及-0.410,P=0.013及0.034),ΔR2*则与两者没有明显相关性(r=-0.251及-0.197,P=0.206及0.325)。疗效好坏两组治疗前基线肿瘤乏氧参数R2*与ΔR2*比较显示两组间均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R2*:P=0.216;ΔR2*:P=0.868)。结论肿瘤乏氧情况的判断对治疗非常重要,磁共振BOLD成像及乏氧功能参数R2*值及ΔR2*值能间接反映肿瘤的氧分压情况,参数值的变化反映了治疗前后肿瘤内部氧合状态的改变。乏氧参数目前尚不能用于对肿瘤的疗效预测。第三部分基于药代动力学的MR T1动态增强灌注成像定量研究宫颈癌微循环及预测肿瘤疗效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基于药代动力学的MRT1动态增强灌注成像在宫颈癌中的应用,定量测定灌注功能参数监测肿瘤治疗反应及预测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对28例临床确诊的进展期宫颈癌病例进行研究血管通透性的基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MR T1动态增强灌注成像研究,其中15例病例进行了同期放化疗治疗前后检查。结果25例病人完成检查,3例病人因技术原因放弃。灌注图像清晰,时间分辨率高,宫颈癌肿瘤在增强超早期即强化明显,强化方式呈典型的“快进快出”表现,符合恶性肿瘤的普遍特性,而正常宫体延迟强化。两者在增强超早期及平衡期均对比明显。宫颈癌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灌注功能参数比较显示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反映肿瘤灌注情况的主要参数Ktrans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CER却出现上升趋势。CER与肿瘤最长径之间存在较弱的相关性。疗效评价的单因素Logistical Regression分析显示灌注参数ktrans及CER有意义。ROC曲线显示两者之间的峰下面积没有差异(AZKtrans=0.859;AZCER=0.844,P>0.05),肿瘤灌注参数与乏氧参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基于药代动力学的MR T1动态增强灌注成像可以获得定量参数。Ktrans等能反映肿瘤内部微循环状态,帮助监测治疗前后血供情况。肿瘤乏氧与灌注之间关系密切复杂,非简单线性相关。MR T1动态增强灌注成像原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其临床应用的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柔性电子器件的快速发展,对透明导电薄膜材料提出了新的特性要求,具备高柔韧性和高光电性能的薄膜材料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银纳米线(AgNWs)薄膜由于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和良好的耐弯曲性能,近年来受到了科研界和产业界广泛关注。本论文以银纳米线为基础,制备了两类纤维素复合薄膜,对复合薄膜的光电特性、机械稳定性、加热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滚涂法制备了银纳米线导电薄膜,讨
对釉料常用乳浊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通过试验,着重对生料钛乳浊釉中的TiO2乳浊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正】 1992年,辽宁省生猪滞销,价格暴跌,上百公斤的大肥猪就是没人要,毛猪价格趺到每公斤3元以下,被人们形容为“臭大街”了。很多农民养猪赔了本,发誓再也不养商品猪了。于
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室)保存了相当数量的多种载体档案,从耐久性看,其理化性能随时间的推移,均呈下降趋势,本文论述了延长光盘档案载体寿命的重要性,光盘档案载体的耐久性及
觉着自己有理,能寻求法律的保护,依法捍卫自己的权利,表明一个公民具有法律意识。 然而,怎样判断自己的“理”呢?你自己觉着有理就一定能打赢“官司”吗?你的“理”在法律上
【正】 1992年5月,《农村天地》杂志在“当代人”栏目中刊出《西关大世界》一文后,山东省牟平县西关村里丰富多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引起很多农村读者、特别是农村青年的关注。
简介一期视点:首都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期视点:教师培育整体变革三期视点:校长空间领导力四期视点:探路新教研五期视点:科学教育新趋势六期视点:苏派教育研究七期视点:
目的:1.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发展过程中异位病灶的形态学变化特点、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改变情况以及相关促炎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和活力变化特征。2.体外研究白介
1997年4月以来,我县香泉、张集、历阳、姥桥、西埠、沈巷及周边地区的鸭群中先后流行着一种以心包膜、肝被膜和气囊壁发生纤维素性渗出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鸭传染性浆膜炎(
菜葫芦栽培管理技术菜葫芦,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种植投资少,产量高,亩收入达3500元左右,是一项很好的致富门路。-、品种选择日本进口的“下野一号”一代杂交种,出芽率高,结瓜大,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