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倾销产业损害的因素分析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1989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损害的判定在整个反倾销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产业损害的存在是反倾销调查得以继续的基础,也是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前提条件。在判定国内产业是否受到损害时,调查机关往往要考虑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销售价格、销售收入、市场份额等因素。这些因素众多,纷繁复杂,哪些因素是重要的,哪些因素是次要的,在这些因素间存在矛盾时,我国的有关部门是如何统筹并判断产业损害的呢?这些问题,或许可以从反倾销的历史案例中寻到一些规律。 本文首先根据我国产业损害调查机关的公告,提取出我国反倾销案例中的产业损害数据。然后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分析各因子间的相关性,并根据因子得分计算出每一个产业损害调查年份的产业损害的模型。接着根据专家的评分,综合调查年份的产业损害模型得到产业损害综合评判模型。该判定方法的建立能为有关部门调整和优化产业损害判断提供参考,为各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提供切实的方法,也可以让国内外的市场参与者在是否有产业损害的问题上做到“胸中有数”。通过因子分析也可以得到有关部门在产业损害评佶中,不同的年份有不同的侧重点的结论。最后给出产业损害调查局应该分行业建立损害评估小组、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建立并扩大产业损害预警、有关利害的国内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盈余管理等建议。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以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为研究对象,吸收了国内外关于欧元汇率研究的成果,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用计量分析软件对影响欧元汇率走势的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回顾了欧洲货币一体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对国民经济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对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长期以来,教育也一直是政府财政投资的重点领域。
碳减排需要极大的代价,且一个国家经济水平越高,所能承受的减排压力也就越大。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减排的任务主要在于发达国家,是减排的主力军,在油价高的时候,像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