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中Resistin和IL-1β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来源 :广东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rad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期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研究发现,免疫紊乱及过度炎症反应是HIE脑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其中主要包括细胞因子,体液免疫因子,补体系统,白细胞分化抗原,粘附分子等,这为HIE的免疫学治疗提供了依据。免疫球蛋白在儿科疾病中的使用由来已久,1977年Pechadre用免疫球蛋白治疗过敏性疾病并伴有癫痫的患儿时,发现患儿的癫痫发作次数减少,因此第一次提出免疫球蛋白可能具有抑制癫痫发作、保护神经的作用。此后亦有较多研究将免疫球蛋白用于治疗HIE并取得疗效,但多为临床实验。本实验通过复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模型,旨在研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炎症因子如抵抗素(Resistin)、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NF-κB p65信号的变化,以及免疫球蛋白对这些变化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为免疫球蛋白治疗HIE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   2.将120只新生7同龄SD仔鼠随机分为三大组,每个大组按照12h、24 h、72h、7d、14d时间点分为五个亚组,每亚组8只:   ①假手术组(n=40);   ②HIBD组(n=40)(腹腔内注射生理赫水,0.02ml/g.次,bidx2d)   ③治疗组(n=40)(腹腔内注射免疫球蛋白,2.5 mg/g.次,bid×2d)   3.观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行为学改变;   4.观察大鼠病变侧脑组织大体形态学改变,并以甲醛固定,HE染色,观察显微镜下病理学改变;   5.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病变侧脑组织切片中Resistin、IL-1β和NF-κB p65的改变。   [结果]   1.成功复制了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   2.HIBD组出现不同程度的行为异常。动物结扎对侧运动受损,肢体瘫痪,固定右旋是模型成功的行为学标志;   3.大体见HIBD组右侧大脑半球肿胀苍白,随时间推移肿胀有所减轻,14 d右侧大脑半球轻度萎缩,少数有液化形成;   4.HE染色见假手术组各时间点脑组织结构层次清晰,核居中,尼氏体均匀分布于核的周围,亦可见少量坏死细胞;HIBD组右侧大脑皮质可见神经元核固缩,细胞坏死、溶解、消失,逐渐出现胶质细胞增生及胶质瘢痕;   5.Resistin在假手术组有少量表达,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IBD组表达12h开始增高,24h达到高峰,随时间其表达量逐渐减少。与假手术组各时间点相比,HIBD组和治疗组Resistin表达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IBD组相比,治疗组12h、24h、72h、7d Resistin表达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IL-1β在假手术组有少量表达,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IBD组表达12h开始增高,24h达到高峰,随时间其表达量逐渐减少。与假手术组各时间点相比,HIBD组12h、24h、72h、7d IL-1β表达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时降至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2h、24h、72h IL-1β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d时降至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IBD组相比较,治疗组12h、24h、72h、7d IL-1β表达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NF-κB p65在假手术组有少量表达,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IBD组表达12h开始增高,24h达到高峰,随时间其表达量逐渐减少。与假手术组各时间点相比,HIBD组12h、24h、72h、7d NF-κB p65表达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时降至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2h、24h、72h NF-κB p65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d时降至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IBD组相比较,治疗组12h、24h、72h、7d NF-κB p65表达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结扎一侧颈总动脉并吸入8%浓度的氧可成功复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   2.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早期上调了NF-kB p65信号及炎症因子Resistin、IL-1β的表达,证明炎症反应参与了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3.免疫球蛋白通过下调NF-κB p65信号及炎症因子Resistin、IL-1β的表达,从而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炎症及病理反应;   4.抑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NF-κB p65的激活,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脑损伤可以作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一条途径。
其他文献
癫痫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机理为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发作时主要表现为丧失意识、倒地、抽搐、吼叫、失禁、昏迷等症状.临床常见的癫痫疾病发作并发
期刊
目的: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对间质性肺病激素治疗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到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间质性肺病激素治疗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给予常规
对于骨科患者来说,深静脉血栓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并发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会进一步延伸其他严重并发症,诸如致死性肺栓塞.所以,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本文将重点探
目的:探究严重创伤ICU患者应用延续护理模式对综合征的效果.方法:从本院ICU选择出80例严重创伤患者,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的护理内容为常规护理、研究组的护理
目的:分析在小儿肺炎患儿的护理工作中,层级链式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儿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患儿当中选择60例小儿肺炎患儿进行研究观察,按照随机均匀分
目的:对伤口换药护理干预给患者伤口愈合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与观察.方法:共选取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因疾病而接受手术治疗,随机将其分为40例患者的对照组和40例患
目的:研究零X射线EnSite-NavXTM三维导航下与传统X射线透视下消融室性心律失常的效率与成功率。方法:收集自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来源于以下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