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世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我国带来了巨额的贸易顺差,并且其还一直处在快速增长的阶段。为了保护本国贸易,应对贸易逆差,除了采取反倾销、保障和特保调查之外,欧美、加拿大等已开始在隐蔽性更强的反补贴领域开辟第二战场。仅2004年,加拿大就对我国发起了3起反补贴调查。2007年3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法庭裁定,美国商务部有权考虑是否对中国企业启动反补贴调查。该决定改变了23年来美国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的政策。可以说,我国政府和企业所面临的反补贴形势是非常严峻的。但是事实上,反补贴调查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还很陌生。单从会计角度考虑,企业还存在很多问题。而我国的学者对于反补贴问题的研究多是集中在法律和经济上,从会计的角度考虑的非常少。在反补贴调查中,涉及到诸如补贴额的认定和计算、销售额的认定、补贴的分配及补贴幅度等许多会计计算问题。鉴于会计在我国企业应对反补贴的实践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对会计在反补贴中如何发挥作用的研究即成为本文的目的所在。为此本文提出了反补贴会计的研究思路,并采取规范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目前我国尚没有对反补贴会计进行过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反补贴会计的重视程度,并随之也会加大企业在反补贴调查中的失利的可能性。本文从我国反补贴实践中可能会遭遇到的会计问题入手,阐述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出应该建立反补贴会计。文章分析了反补贴会计的功能及信息的来源以及企业据此得出的内部反补贴会计报告的内容。文章重点阐述了反补贴会计在反补贴调查中的补贴收入的确认和计量、补贴幅度的计算以及在损害裁定和补救方面的具体作用,力求企业能利用好SCM协议和美国等在这些方面的规定,使自己在应对反补贴时处于有利或者主动地位。文章最后以一个案例来说明应诉反补贴调查过程中会计方面所需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