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条件下沥青路面疲劳响应及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zs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道路交通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重载交通已成为普遍存在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 不同形式的路面早期损害,其中疲劳开裂损坏已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 针对沥青路面的疲劳破坏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相关力学分析研究 很少单独分析沥青路面疲劳破坏机理;而目前国内外主要疲劳模型是在不同的 试验方法、试验条件下得出的,各自有其具体的适用范围;同时现有的沥青路 面结构设计方法中考虑了一些和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相关的指标和方法,但很少 针对路面的损坏模式和破坏机理来选择相应的设计指标和标准,以达到控制路 面相关损坏的目的。 基于上述背景,论文主要从重载下沥青路面的损害模式、沥青混合料疲劳 模型及考虑沥青路面疲劳破坏的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论文首先对重载交通进行调研和现场调查,分析了交通轴载谱,得出重载 交通的主要特征。研究认为重载交通特征主要表现为重轴载、交通量大和胎压 高三个特点。 论文选取不同典型沥青路面结构,采用有限元方法针对重载交通的特点进 行了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其中重点分析了沥青路面结构面层的力学响应及 其应力应变规律。同时实地调查重载条件下典型路段沥青路面发生破坏的主要 特点及破坏特征,在重载条件下沥青路面破坏主要集中在轮迹带及其附近位置, 以纵向裂缝和车辙变形破坏为主。综合力学分析结果和路况调查结果,采用强 度理论和疲劳理论,分析了沥青路面的破坏原因,得出沥青路面的主要损害模 式及破坏机理。 论文分析了疲劳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理论分析结果,采用三种沥 青混合料,应用均匀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不同温度、频率、应力比水平等试 验条件下的间接拉伸疲劳试验,提出了适应于常规荷载和重载条件的基于沥青 饱和度、温度、频率、初始应变及初始劲度模量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模型,并与 国内外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论文模型具有较好的比对性,可用于沥 青混合料疲劳寿命的预估。同时提出了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回归模型,并提出 了动态模量推荐值。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沥青路面损害模式及破坏机理,论文以现行规 范为基础,结合目前国内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从沥青路面疲劳破坏角度出发, 提出了在重载条件下控制沥青路面疲劳开裂的设计指标、疲劳标准及设计方法。 并进行了轴载换算、沥青面层容许拉应力计算公式等内容的研究,提出了设计 流程图,给出了典型算例。并提出了重载交通下沥青路面设计及路面结构组合 的建议。 论文最后对依托工程多段试验路进行测试,以验证理论分析及相关成果的 合理性与正确性。 关键词:重载,非均布荷载,力学响应,损害模式,疲劳机理,动态模量,均 匀实验设计,疲劳模型,疲劳指标,设计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工业发展迅速,给有限的石油资源及严格的排放法规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等性能之间的平衡,一直是各大汽车生产厂家所追寻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轨道交通业已经成为市内交通的首选,用以缓解交通拥堵的情况。结合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的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ommuni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节能性、安全性、舒适性要求的提高,智能家居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渐渐的进入人们视野。智能家居是以家庭设备为基本控制单元,以家庭设备控制的自动化
沥青路面裂缝是高速公路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裂缝的检测是公路养护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裂缝信息的检测,传统的人工检测和基于PC机通用CPU检测裂缝的方法难以满足大规模路网
近些年来,随着光纤激光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采用高功率的光纤激光器来替代传统的激光器。光纤激光器以其优良的光束质量、紧凑的结构、无需水冷、长寿命甚至免维护等显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快速普及,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尤其突出.作为90后的年轻一代,网络购物的便捷性和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
本文主要研究纳米ZnO薄膜与溶液的偏振光学特性。在理论上,阐述了纳米材料的特性,着重介绍了纳米ZnO粉体与薄膜的光学特性和制备方法等,以及偏振光的相关理论。实验上结合偏振光的散射理论,采用薄膜与溶液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后向散射光偏振特性。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了纳米ZnO薄膜,并且进行了薄膜的有效折射率测定和退偏实验的分析,发现纳米ZnO薄膜的有效折射率远小于普通薄膜,而且在绿光照射下比在红光照射下
在进行消化道检查时,传统医用内窥镜采取机械插入式方法,给病人带来了不适和痛苦,有时甚至需要在麻醉后进行.而且由于其光学特性和视角的限制,传统医用内窥镜对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