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厨余垃圾及粪便现场分散处理产生的渗滤液的地埋式装置研究;二是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设计及经济分析。(1)垃圾粪便污水现场分散处理目的:研制一套适宜厨余垃圾及粪便现场处理产生的高浓度污水的地埋式处理装置,达标排放水体或下水管网。方法:选用适合这一水质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改进为地埋式装置作为试验研究的重点。工作内容包括小试装置的试验和中试设备的研制。结果与结论:经过近两年的工作,完成了小试和中试设备研制,研究表明,ABR对COD的去除效果可达90%左右;当ABR接种了性状良好的颗粒污泥时,一般可在1~2周内启动成功,并且ABR耐冲击负荷的能力较强,可以保证出水稳定在200mg/L左右,经砂滤后能达下水道排放标准;反应器内pH值由第一格室到第四格室逐渐升高,出水pH值基本稳定在6.8~7.2之间;排放到水体时的系统设计增加了好氧硝化单元,进一步提高对氨氮和COD的处理效果;费用--效益分析表明:处理系统规模达100户时即有收益,规模越大,投资回收期越短,其中规模为5000户时,IRR达45.00%,NPV达2555.91万元。(2)垃圾渗滤液集中处理针对垃圾渗滤液浓度高、水质复杂的情况,按照标准CJJ17-2004的新规定,设计了包括物理、物化、生物处理的整套工艺,设计规模60m3/d,出水达GB8978 -1996的三级排放标准。其中调节池有效容积5000m3,采用封闭厌氧设计,不但解决了困扰填埋场运行的臭味问题,同时可降解部分COD,并可收集沼气。财务分析表明,该工程的IRR为6.58%,NPV(I=4%)为151.08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15.76年;敏感性分析表明,对财务收益影响最大的是销售收入。论文创新点:首次将ABR用于高浓度垃圾粪便污水的处理和建成地埋式装置,另外在垃圾渗滤液的调节池设计上,在国内首次采用浮盖新技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