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晚年思想趋稳原因探析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iyant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在国际侵略者的步步紧逼和国内的动荡不安的危急局势下,无数拥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对中国将来走向何方各抒己见,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证其各自救国理论的正确性。它成为中国人民在这一历史阶段中追求民族独立和富国强民的一大亮点。康有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脱颖而出的。康有为虽然从小身受封建传统教育的熏陶,但是,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时刻,他挺身而出,毅然放弃了对个人功名利禄的追求,全身心地投入到变法改革、救亡图存的民族运动中。他根据当时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复杂的国际形势,结合自己对西方的政治制度理解,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并且力求付诸于实践。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被迫流亡海外,但他仍未放弃对自己政治理想的追求,千方百计为实现自己政治目标而努力,这主要体现于他所主持创办的《不忍》杂志中。这一时期他的思想已由激进逐渐向保守过渡,由理想化向经世致用转化。其最终的思想出发点主要是以爱国、救国为主。本文共分三个主体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不忍》杂志办刊的时间、文章内容、发行的数量、影响的人群等加以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旧中国知识分子康有为在《不忍》杂志中所发表的旧文新作,大都是从他特定的政治思维出发,为满足不同时期的政治需要有感而发,并随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不断变化而随时加以调整。这对于我们了解康有为在这一时期思想反复变动并逐渐趋于平稳的原因有很大帮助。第二部分,通过对《不忍》杂志内容的梳理和分析,梳理辛亥革命后康有为的政治思想和救国方式在不断变化中趋于平稳的过程。这是研究晚期的康有为在保存君主与救国思想中所表现出的趋稳性的重要依据。第三部分,主要从康有为个人及其社会关系两大方面分析其晚年思想变迁原因,从而找到促使康有为晚年思想逐渐趋于稳定的真正诱因。这有利于我们正确、客观地评价晚期的康有为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全髋置换术后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输血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研究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T组)40例,对照组(C组)40例。T组
因特网的兴起对传统出版业最大的冲击也许就是网络出版.计算机网络既成为出版物的一种流通渠道,也成为一种特殊的出版物载体.
简述了信息资源与信息资源建设的概念及特点,从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两方面详细论述了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
广东省面对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及成人教育生源结构出现的变化,对产业工人实施了"圆梦计划"工程。结合参与实施"圆梦计划"工程的探索和调研,就其实施背景、运行模式、成人教育意义做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晚清华工出国史是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工出国的政策经历了由禁止到合法化的过程。两广督抚这一群体为华工出国规范化和海外华工的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以华工政策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的地方,是培养创新性能力的重要场所.随着危化品使用种类及 数量的增多,如何实现危化品安全有效的管理是各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高校目前
阐述了利用馆藏外借文献解决生产技术难题、进行改编、翻译和编辑过程中极易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以及图书馆应采取的对策.
2001年10月,朝阳市某中学的学生食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系由病源性大肠埃希菌及福氏志贺菌引起.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怎样做好“女生班”的班主任呢?可以建立倾诉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少数男生的作用,还要注重处理事情的方式。 How to do a good job, "girls’ class teacher? Can build a p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