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P-1在Angiotensin-(1-7)拮抗Angiotensin II致心房缝隙连接蛋白重构中的作用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p396526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在2010年,全球房颤总人口已经达到3300万以上,预计这一数字在未来几十年将大幅增加。随着年龄的增加,房颤的患病率急剧增加,从普通人群约1%患病率增加到80岁以上人群约10%。与死亡率相关较低的其他心血管疾病相比,最近数据显示房颤病人死亡率是同龄人死亡率的两倍。因房颤易导致血栓形成和心室率加快,可引起中风和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不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房颤的发生与维持机制十分复杂,其基本发病机制主要指心房肌的结构重构与电重构。缝隙连接蛋白43(Cx43)是相邻心肌细胞间组成缝隙连接的重要结构,缝隙连接蛋白重构是心房肌电重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导致心房肌传导延缓和各向异性的重要原因,在房颤的发生与维持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表现为功能性重构和结构性重构。Cx43数量、分布等方面发生改变是心室重及心律失常发生的分子解剖学基础。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是否通过SHP-1来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c-Src激活,从而改善Cx43表达以及功能。  方法:  以小鼠心房细胞系(HL-1细胞系)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AngⅡ,AngⅡ+SU6656(c-Src抑制剂),AngⅡ+ Ang-(1-7),AngⅡ+Ang-(1-7)+SSG(SHP-1抑制剂), Western blot分别检测 p-c-Src, Cx43,SHP-1表达,细胞免疫荧光,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观察 Cx43空间分布以及缝隙连接功能。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浓度AngⅡ(10-6mol/L)干预后p-c-Src表达增加(P<0.01),Cx43表达降低(P<0.05),缝隙连接蛋白传导距离缩短;SU6656和Ang-(1-7)预处理可抑制AngⅡ诱导的c-Src激活,Cx43表达增加(P<0.05),缝隙连接蛋白传导距离增加。同时Ang-(1-7)预处理明显地促进SHP-1表达增加(P<0.05)。与AngⅡ+ Ang-(1-7)组比较,AngⅡ+Ang-(1-7)+SSG组SHP-1表达降低(P<0.05),p-c-Src表达增加(P<0.01),细胞Cx43表达降低(P<0.05),缝隙连接蛋白传导距离缩短。  结论:  Ang-(1-7)通过增加SHP-1表达从而抑制c-Src活性,进而发挥对AngⅡ的拮抗作用,使Cx43表达上升并改善缝隙连接功能。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随着高校不断的扩招,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地增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以对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社会最热点的话题之一,同时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也是对进一步深造当前大学生就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正是由于这些大学生创新创业对于社会的益处,那么就要求现在的政府以及高校更好地开展有关创新创业教育,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与素质,并且在当前项目管理也是一种高效的教学与管
摘 要: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且不具备辨明对错的能力,所以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教师,班主任在日常的生活中与学生的接触很多,对于学生的影响也很大。但是现在的学生普遍缺少的是对于挫折的承受能力,对于学生的良好心理环境的养成有着很大的阻碍,所以班主任首先就要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到挫折,然后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紧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最后也应该让学生尝试着去挑战
目的:  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若病情继续发展未得到及时控制,会累及全身多脏器受损伤,即多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