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12井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主力生油层位为长6油层组。为了更好的探究Z12井区的储层特征,洞悉地下砂体展布规律,本文对Z12井区长6储层进行了三维地质建模研究。选用PETREL建模软件完成对研究区长6储层的建模工作。得出的精确地质模型为日后的油田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储层的综合研究提供准确、清晰的、符合地下真实情况的模型。对改良研究区长6储层的开发规律以及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以标志层和沉积旋回为基础,结合测井曲线资料。把研究区长6油层组划分为61、62、63、64四个亚组,其中长62、长63为主要生油层。Z12井区长6储层构造相对简单,长62、长63呈现出东高西低,构造起伏平缓,各小层具有较好的继承性。长62、长63为三角洲前缘水下滑塌浊积扇沉积,浊积水道较为发育,地层厚度变化不大,砂体厚度多在10m左右。储层岩屑组分多是灰色、深灰色、长石砂岩。长6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为发生了压实以及胶结作用。储层储集类型以残余粒间孔居多,也存在有粒内孔和裂隙孔。孔隙组合类型以残余粒间孔-溶孔为主,为细喉道-微细喉道,以细喉道为主;长6储层孔隙度范围1.13%-16.93%,整体平均孔隙度7.62%,渗透率范围为(0.01-3.29)×10-3μm2,渗透率平均0.24×10-3μm2;总体上属低孔-特低渗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