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现象,流动性过剩导致的结果是大量的资金追逐房地产、基础资源和各种金融资产,形成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而上游资源价格的上升,必然会推动下游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如果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过剩的流动性开始追逐消费品,就会引起物价的较快上涨。流动性过剩容易引发经济过热、产生经济泡沫,引起各国普遍关注。资本流动性过剩目前也已经成为困扰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和内外均衡的重要变量。本论文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当今面临的资本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一方面是研究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如何向发展中国家输入金融资本获取高收益,导致资本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是研究中国“政府推动→对外开放→资本输入→经济增长→内外失衡→资本流动性过剩”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生成机理。本文以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为研究背景,以资本流动性过剩突破口,沿着流动机制这条主线,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国际金融环境、国际流动趋势、中国转轨经济特征进行了符合国际学术规范的实证研究,系统地分析了中国资本流动过剩的制度背景、微观动因和运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管理框架。本论文首先进行了关于国际资本流动、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和资本流动性过剩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研究,界定了资本流动性过剩的概念,并对全球资本流动的特征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动性过剩状况进行分析,同时也分析了中国资本流动基本态势和资本流动性过剩的特征。在研究中国资本流动性过剩产生原因时,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角度分析资本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利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理论模型分析资本流动运作的步骤是:经济化→市场化→货币化→资本化→资产证券化→虚拟经济→资本流动性过剩。二是从转轨期新旧体制失衡分析中国资本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制度原因,包括新旧体制交叉期政府主导型经济与资本流动性过剩的关系、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外贸制度、汇率制度、利率制度、土地及房产制度演进及金融业的结构性矛盾与资本流动性过剩的关系。三是从金融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运用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理论模型分析金融资本全球化的本质和全球资本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同时研究中国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冲突与持续。在层层分析之后对资本流动性过剩带来的影响与结果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当前国际资本快速流动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强者恒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危机迭起,其本质是发达国家通过更高明、更隐蔽的金融手段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财富攫取。本文的观点是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资本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三方面的失衡的结果:一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二是新旧体制交叉期的制度失衡。三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失衡。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必须从金融全球化作为战略出发点,战略思路上要先适应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大趋势,以保障国家安全为基础,做好三个均衡,即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均衡,新旧体制交叉期的制度均衡,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完善金融运行机制,调整金融市场及微观主体运作方式,以适应和缓解资本流动性过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