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绩效研究——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ipen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苏东剧变引致的新一波民族主义浪潮、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引发的全面社会转型,以及全球化进程导致的国家间相互依赖加深三种历史合力作用下,中国的民族问题治理被置于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背景之中。民族关系变化呈日趋复杂化趋势,民族问题对国家建设的影响日趋凸现,并直接对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  挑战急需回应。但有效回应的前提是我们的智识必须触摸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真实,对制度的现实运转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和客观的评估。基于此目的,本文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综合运用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视角与方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演变的历史轨迹与制度绩效进行了个案考察,并试图通过这种研究,来回应这样几个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否切合中国国情?制度是否因应了时代的变化?制度绩效是否达到预期设计?未来如何继续完善此项制度?  首先,不管从中共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形成历史,还是从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内容与结构设计,抑或从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临夏地区的具体实践来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高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传统及中国现实民族分布格局的有机结合,切合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实际国情,具有坚实的制度合理性和强大的制度生命力。临夏的个案经验充分证明了这项制度设计的历史与现实合理性。其次,从新中国临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与民族关系变迁的内在关系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出了充分的制度适应性,其制度设计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民族关系的变化发展保留了广阔的生长空间,为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民族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制度解决平台。再次,对临夏地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绩效的全面考察,也揭示了当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运转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政治体制尚不健全,制度机制尚不合理、制度环境尚不完善,并最终导致制度绩效水平与制度设计预期尚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制度尚需不断完善。最后,本文以临夏个案经验为依据,对新时期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做了进一步思考,具体包括清理制度观念争论,提高制度观念的社会化水平;理顺权力体制,完善制度机制,拓展制度空间;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夯实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促进自治区域内民族关系和谐等。  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和国家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坚持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和国家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新时期有效应对民族问题挑战,保障中国多民族国家稳定、民族关系和谐与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正确选择。
其他文献
该文应用统计理论以及确定性模型的基本原理 ,评价了地质工程领域中的地质现象特征。在地质工程领域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的转变过程中 ,取得了一些可靠的研究成果。 Based
针对装备精确保障任务规划中任务时序逻辑约束和资源占用冲突等问题,建立以时效优先为目标的数学模型,提出基于多维动态列表规划和混沌蝙蝠算法的混合任务规划方法.通过多维
期刊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尤其在国民经济领域,已改变了传统的计划模式,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现代化市场经济新秩序,大力发展了民营、私营经济及
本文先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引入电力自动化的概念,进而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原则进行了论述,最后对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系统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
期刊
随着尊重和保障人权观念在刑法领域的普及,具有出罪功能的违法阻却事由得到了中外刑法学者的普遍重视,推定承诺亦不例外。相较于国外将推定承诺或写入刑法典或作为超法规出罪事
在当下世界食品领域内,各种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在高规格的安全食品领域中,有机食品行业快速发展,在此前提下,完善有机食品监管体系实属迫在眉睫,本文从有机食品的认证监管和标
一枕:中医诊病切脉时所用的脉枕。二气:中医阴阳学说中的阴阳二气。三物:中药来源主要是植物、矿物和动物。四气:中医的药性是寒、热、温、凉。四诊:中医诊病的方法,即望、闻
为研究某电厂灰坝采用粉煤灰作为筑坝排水垫层材料的可行性 ,先配制了符合抗液化要求的粉煤灰。在此基础上 ,对粉煤灰进行了大量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提出了该类粉煤灰相应的
利用北极69°N和78°N两套非相干散射雷达的首次空间碎片联合观测数据进行空间碎片参数(距离、速度、散射截面积、等效直径等)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两部雷达探测的碎片高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至今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在土地利用越来越匮乏的今天,城市规模的扩大也在加剧着土地资源应用的危机,人们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