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入发展,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监管层和上市公司越来越倾向于整体上市的模式。整体上市将逐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主要发展趋势。然而在整体上市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也就是可行模式与基本理论层面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到底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整体上市,如何选择适合企业自己的模式成了当前理论界和实践界应该共同关心的问题,对于这项工作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现实意义。近几年来,建设银行、攀钢集团、上海汽车、TCL集团等先后成功实现了整体上市。虽然这些公司的整体上市的背景与原因不尽相同,各自有各自特殊的地方,但不管具体采用的是哪一种上市模式,最终都成功完成了上市并取得了很好的经营业绩,都可以当之无愧的称得上是整体上市的金融创新典范。虽然有些专家学者也整理了一些理论,但整体上还处于零散的思想,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鉴于此种情况,通过对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为数不多的案例研究,总结出国内整体上市的方式,为以后国内整体上市的发展和监管提供借鉴。本文首先寻找到西方经济学的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和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等作为文章的基本指导理论,深入论述了与整体上市有关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对我国企业整体上市主要模式的案例进行比较剖析和研究,归纳总结出A+H模式、反向收购母公司模式、换股吸收合并模式、换股IPO这四种基本模式,并对我国企业整体上市四种主要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重点探讨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模式在我国的应用问题,研究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模式的适用范围;最后对我国企业实施整体上市的建议以及整体上市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全文通过对整体上市及整体上市模式相关的理论研究,结合我国企业近几年整体上市的实际发展状况,主要采取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注重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整体上市的基本模式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研究,分析其对我国证券市场和企业产生的影响,以期能在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下,为我国公司的整体上市提供全新的思路,为我国企业进行整体上市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的可操作性的建议,为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对解决国内证券市场上的一些积弊问题献言献策。同时为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改变监管思路提供重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