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茶马互市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马互市源于唐代,兴于宋代,盛于明代,衰于清代。历史上茶马互市得以进行的前提是各取其需,中原王朝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的马巩固国家边防,少数民族需要内地的茶消除体内油腻。唐宋以来,茶马分离,但在明代,随着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王朝的建立,明政府通过建立茶马互市管理机构和制定法律制度,开始对茶马互市进行统一的管理,茶马互市的发展盛况空前。  在明代,参与茶马互市的茶可分为三种类型:官茶;走私茶;商茶。因此本课题研究的官茶、走私茶、商茶的载体是明代茶马互市,因为这三种类型的茶在明代茶马互市中,分别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以又将明代茶马互市按茶的类型分为三类:以官茶为代表的官营茶马互市;以走私茶为代表的走私茶马互市;以商茶为代表的民营茶马互市。以官茶为代表的官营茶马互市代表着明政府利益;以走私茶为代表的走私茶马互市代表着不合法的民间利益;以商茶为代表的民营茶马互市代表着合法的民间利益。  纵观明代茶马互市,洪武年间以官茶为代表的官营茶马互市占垄断地位;洪武末期以走私茶为代表的走私茶马互市产生;洪武三十年,通过纳米中茶,以商茶为代表的民营茶马互市开始出现,弘治年间通过召商中茶,以商茶为代表的民营茶马互市开始充分参与茶马互市。从此在明代茶马互市中,出现以官茶为代表的官营茶马互市和以走私茶为代表的走私茶马互市及以商茶为代表的民营茶马互市三足鼎立的局面,它们之间即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因此明代茶马互市不仅仅是军事问题,而且是巩固少数民族和茶农人心的政治问题,更是协调民、商、政府之间利益的经济问题。  通过研究明代茶马互市,以期对现代国家在管理涉及国计民生的垄断行业和国防事业时,提供历史借鉴。作为现代国家,在管理涉及国计民生的垄断行业和国防事业时,也要协调好民、商、政府之间的利益。只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方能长治久安。
其他文献
宋代是我国城镇以及商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以往学界大多关注县级城镇的研究,对县级以下的市镇的研究不够深入。由于此类市镇占城镇数量的大多数,对其研究的缺乏,必然影响对宋代城镇
南宋初年的战乱局面,使转运司地位突显,身兼上供与军需两项重任。而在现实的压力下,转运司在这两项工作中都面临着极大的困境,并且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总领官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