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当量调控对无铅硅黄铜的切屑变形-断裂机制影响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xin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铅黄铜作为一种传统的工程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力学性能、耐蚀性能和切削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工电气、家用五金、仪器仪表和卫浴等诸多行业。然而,铅黄铜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析出Pb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均有较大危害,因此研制新型的环保无铅硅黄铜成为了必然趋势。目前,针对无铅硅黄铜的切削性能研究主要集中在断屑性能和刀具磨损,对于无铅硅黄铜的动态力学性能及切屑变形-断裂机制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无铅硅黄铜为研究对象,锌当量作为调控无铅硅黄铜成分组织的主要变量,首先分析了锌当量对无铅硅黄铜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实验手段研究了无铅硅黄铜的切屑锯齿化变形及局部化断裂现象,并利用相关解析模型对无铅硅黄铜切削过程中的物理量进行分析,最后揭示了锌当量对无铅硅黄铜的切屑变形-断裂机制的影响规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对四种不同锌当量的无铅硅黄铜进行了微观组织分析和准静态及动态力学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锌当量的增大,无铅硅黄铜的相组织由α+β相先转变为单β相,然后转变为β+γ相。在39.0%~49.0%的锌当量范围内,无铅硅黄铜的延伸率随着锌当量的增加而减小,拉伸屈服强度随着锌当量的增加而增大。此外,在5×10~2s-1~1×10~4s-1的应变速率范围内,无铅硅黄铜的流变应力随着锌当量和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具有明显的应变强化效应和应变速率强化效应。(2)研究了无铅硅黄铜的锌当量对切屑变形机制的影响。首先采用车削实验分析了无铅硅黄铜从低速到高速切削条件下的切屑形态。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切削条件下,无铅硅黄铜的切屑锯齿化临界切削速度随着锌当量的增加而减小。对于该四种无铅硅黄铜而言,切屑锯齿化的临界切削速度随着进给速率的增加,刀具前角的减小而减小。同时,构建了基于Williams模型的切屑锯齿化临界切削条件预测模型,并对不同锌当量的无铅硅黄铜进行了预测和验证。研究发现,锌当量越大时,无铅硅黄铜的临界动态屈服应力拐点提前,使得切屑形成绝热剪切带的临界切削速度相对较小,切屑提前进入锯齿化变形阶段。(3)研究了无铅硅黄铜的锌当量对高速切削条件下锯齿状切屑局部化断裂机制的影响。首先采用实验方法分析了无铅硅黄铜在高速切削条件下的切屑形态,并基于绝热剪切饱和极限理论构建了切屑局部化断裂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验结果及解析模型结果分析了无铅硅黄铜的锌当量对其锯齿状切屑局部化断裂的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无铅硅黄铜的锌当量越大时,所生成锯齿状切屑的变形带裂纹形成与扩展速度更快,绝热剪切带内的能量聚集程度也更高,使得切屑局部化断裂的临界切削速度随着锌当量的增加而减小。此外,无铅硅黄铜的切屑局部化断裂临界切削速度随着进给速率的增大,刀具前角的减小而减小。
其他文献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作业环境由传统的工业工厂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以及康复保健中来,如医疗机器人、按摩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这些机器人往往与人体肌肤直接进行接触作业,因此机器人的安全性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保证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获取作业区域实时的三维信息,并同时对作业过程进行风险评估。本课题以面部作业机器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面部轮廓三维信息获取、跟踪定位和作业中动态风险评
织物瑕疵检测是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织物瑕疵是影响织物品质的重要因素。目前,织物瑕疵主要依靠检测人员借助简单的工具来完成,这种传统检测手段完全依赖人工经验,识别效率与准确度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企业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与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了改善劳动力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织物工业生产中的瑕疵检测阶段采用瑕疵自动识别技术是必然趋势。本文主要从纹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城市扩张向城市更新转变的重要节点,城市发展空间日趋饱和,可新增建设用地愈发有限,而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正是存量时代下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各种社会活动重要载体的街道空间,却因为“空心化”、“商改仓”以及“拆旧建新”等普遍存在且最为突出的现实问题,导致了街道活力日趋衰退。另一方面,居民多数迁出、建筑批量拆改、功能全面置换的更新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
RAP(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料的再生利用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业具有积极意义,在提高RAP料利用率的同时,改善当前再生料材料设计结果与实际性能偏差较大的问题,是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RAP料作为再生料重要组成部分,可能来自同一项目的不同标段,或同一标段的不同结构层,即便是同一结构层也可能会有不同养护工艺施工材料差异等,其来源的复杂性必然导致冷再生材料
在新时代以建设海洋强国为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海洋文明的挖掘与海洋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无疑成了重点议题。疍民,作为一支特殊的水上族群,对海洋的探索极大地丰富了中原文明之外的海洋想象,长期的海洋实践建构了疍民独特的族群文化,是我国海洋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居住于沿河海地区的疍民,其文化最先受到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冲击,许多独特的海洋文化现象因失去发展的根基与土壤而遭到破坏,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海洋文
在多轮人机对话场景下,用户对话常存在指代或信息省略的问题,给对话系统准确识别用户意图造成了巨大困难。为此,研究者提出使用序列到序列模型,利用历史对话信息,将存在指代或信息省略的当前对话改写成完整且无歧义的对话。这类模型在对话改写中实际有两个任务:1)从历史对话中抽取能补全当前对话语义信息的文本。2)利用该文本辅助生成改写对话。通过对现有数据集的分析,本课题发现,历史对话中只有一小部分文本影响当前对
铝合金自然氧化膜耐蚀耐磨性较差,在室外极易遭到腐蚀,它的应用领域和服役寿命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因此增强铝及其合金的耐腐蚀性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超疏水表面在耐腐蚀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故在金属基体上构建超疏水表面可大大提高金属表面的耐蚀性。然而目前为止开发出的超疏水表面制备方法或工艺中,大多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工艺复杂、成本昂贵、不适合大面积基体表面等。这一方面制约着超疏水表面的大规模批量制
珠三角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高潮位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航运、堤防安全、供水安全等诸多方面。准确了解和掌握珠江口高潮位的变化规律,以及高潮位的精确预报,对该区域的生产生活具有实用意义。本文研究珠江八大口门之中的横门、磨刀门从2001~2015年月平均高潮位的波动。分析月平均高潮位的变化规律及主要成分,同时研究当地气压、气温、风速、径流量、西太平洋水位等多种水文气象因子对珠江口月平均高潮
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下文简称:珠江院)创建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伴随着珠江之滨的白天鹅宾馆一起诞生,是广州市顺应“引进外资,探索建筑设计新模式,为建设高级旅游宾馆及大型公共设施场所”的潮流而成立的一家国企性质的综合建筑设计院。其前身脉络可追溯到60年代,广州市政府为满足旅游住宿增长需求而组建的“旅游设计组”。在这一特殊社会情况和历史背景下,珠江院成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下诞生的设计
隧道可以克服复杂地形、优化高速公路路线走向,在高速公路工程中较为常见,其中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新奥法是目前隧道施工常用的工艺,近年来施工监控量测技术发展迅速,也涌现了各类无损检测技术方案和仪器设备,如何确定行之有效的监控量测技术方案与大量实际工程的现实需求相结合,对于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某高速公路的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