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EH是一种进行性的心血管病变,其典型特征为体循环动脉血管压力的升高,从而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结构或功能性改变,最终致上述重要脏器功能的衰竭。对于心脏主要影响是引起心室结构的改变,最终导致心功能不全。心衰是一种进行性疾病,心衰机制一旦启动,只能延缓进展,而不能遏制其进程。因此,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延缓或抑制心室结构的改变的早期防治并延缓其发展成为心力衰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课题以门诊的肝阳上亢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研究证明中西药合用更容易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改善症状,并可降低ANP及左房容积指数,明显降低左房压,以期通过本研究为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并发症提供有益的经验。 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平行对照的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共65例随机分编入组,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5mg qd,加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 qd,如2周后血压仍未降至正常(140/90mmHg),则盐酸贝那普利加量至10mg qd,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加量至5mg qd,如仍无效,不再追加剂量,疗程共8周;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天麻钩藤饮加减,组方:夏枯草9g,天麻9g,钩藤20g,生石决明15g,牛膝12g,杜仲9g,黄芩9g,夜交藤25g,远志9g,栀子9g,白茅根25g,茯苓15g,葛根12g,白术9g,白芍9g,泽泻9g,玄参9g,用法:1日1剂,加水800mL,煎30~40min,煎2次混合,分2次早晚服用。每天监测坐位血压2次(用标准水银柱袖带血压计测右臂坐位血压,连续3次,取其平均值),治疗期间观察临床疗效,伴随症状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分别进行ANP、左房容积指数、血脂、肝肾功能测定。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中药对高血压患者整体身体状况的影响。 结果:1.在血压改善方面:治疗前后两组对比,治疗组血压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病人血压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在血浆ANP测定方面:治疗前后两组比较,治疗组血浆ANP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在左房容积指数方面:治疗前后两组比较,治疗组左房容积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4.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本研究应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并监测血压、ANP、左房容积指数,经初步临床观察,中西药合用更容易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改善症状,并可降低ANP及左房容积指数,明显降低左房压,通过本研究为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并发症提供了有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