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的嬗变”:对“红歌”媒体呈现的考察(1979-2011)——以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为主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ca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以来,唱“红歌”的流行是继“红色经典”之后主流意识形态力求刻写红色记忆的又一次努力,同时它也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本文从一个较长的时段入手,在追溯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唱响“红歌”历史的基础上,重点通过社会记忆及仪式层面对近6年来由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呈现的文本进行了研究与解读。试图从社会记忆及建构的理论视野出发,体察在巨大变迁的社会现实下,由唱“红歌”传递出的红色记忆的嬗变,并剖析在此过程中各种力量对“红歌”这一意识形态符号是如何商妥共谋进而使用的。   社会记忆是立足于当下需要对过去的事物进行的建构,同时社会记忆也是当下各种社会力量斗争的场域,各种力量都试图刻写有利于自己的社会记忆。然而,某一社会记忆的达成却是各方力量最终商妥与共谋进而相互借用的结果。也恰恰是在这一过程中关于过去的记忆发生着改变。   “中国红歌会”的产生及其呈现表明,当下各种力量在变迁的社会现实下,从各自的需要出发,围绕意识形态象征符号--“红歌”展开争持,力图建构有利于自己的社会记忆,并最终实现“商妥”。它不但有助于认识当下中国现实情境,也是对Michael Schudson(1992,1995,1997)“集体记忆是商议妥协结果的观点”的验证。然而,其代价却是对“红歌”资源的无规制性使用,使得红色记忆流传之中就天生存在狂欢与纪念之间的紧张,并使之成为矛盾的综合。在此,流传下来的“红色记忆”却嬗变为狂欢的“红色记忆”。这也反映出在当下社会背景下,红色记忆的刻写既受制于社会各种力量,又需要在各种力量之间商妥,然而“商妥”之间情事已然嬗变。   “中国红歌会”的产生本身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以试图振奋社会精神,增强社会道德,强化认同及凝聚力,这本身是个主观上力图“返魅”的过程,更是个力求建构红色记忆的过程。然而主观上“返魅”的努力却得到客观上“祛魅”的结局;主观上力图建构红色记忆,客观上却起到解构红色记忆的实际效果。因此,“中国红歌会”的产生也就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唱“红歌”及“红色经典”一样,继续进行着解构与“祛”红色记忆之魅的工作。而这种状况既表明意识形态转型的迫切,也只能从意识形态转型中去寻找出路。   此外,本研究还提供了一个具有开放性内涵事物生成社会记忆的研究个案,是对Michael Schudson对具有封闭性内涵事物引发社会记忆研究的一个反例补充。
其他文献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理论自1993年提出至今一直是国际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但是从传播学角度进行的研究较少且不深入。本文围绕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理论,主要从文明和文化观、文
广播现场报道是广播电台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直接向听众口头报道当时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形式,现场报道也是广播电台具有媒体特色的报道形式。现场报道最显著的特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继续发展与运用,从个人到企业、从团体组织到政府等都纷纷加入新媒体平台中去。本文以新浪微博危机为背景,依托双向平衡理论,通过文献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
本文对新浪网2010-2016年性工作者媒介形象进行了研究。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大众媒介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也越发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
2009年,gmp在慕尼黑现代艺术馆举行了一个体育建筑设计展览.无论是作为展览的标题还是在专业的评论中,有一个词“Choreographie”被反复提及.经过查阅,这个词的意思是“舞蹈
对于某露天矿开采两面临空矿段的控制爆破,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利用地形、地物的优势合理地选取爆破参数和布孔;②精确计算每孔装药量,并进行适当调整;③利用两面临空条件,设计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两优早17(湘审稻2014001)由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熟早稻品种。全生育期107.7天,株高78.7厘米,株型紧散适中,剑叶中长直立。叶鞘、稃尖无色,分蘖力强,成
本刊讯诚信,乃三一立业发展之基。作为一个拥有6万余员工、业务遍及全球的现代化企业,早在创立之初,就将诚信喻为三一员工做人行事的准绳。在企业内部,上至公司董事,下至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