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钢包车力学仿真分析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包车是运载钢包及钢水的重要设备,是炉外精炼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从转炉、二次精炼,到最终的连铸工艺流程,钢水在地面的运输都要在钢包车上进行。因此,钢包车运行的稳定性是很重要的,依靠传统经验设计方法设计的钢包车在结构上存在复杂、笨重、不合理等问题,而且各设计要素的选择也主要依靠经验。复杂笨重的结构会造成材料的过多使用,驱动力需求的增大,不合适的驱动和运行环境也会造成运行状况不佳,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改善钢包车整机的运行状况,增强钢包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首先对钢包车的车架进行静力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机动力学仿真分析,对影响钢包车运行稳定性的几个设计要素分别进行分析验证,其中包括轨道接缝间距的大小,钢包车的驱动方式,钢包车的加减速时间以及钢包车的运行速度。通过对仿真分析的结果进行研究,一方面对本文中钢包车提供修改意见,另一方面对后续钢包车的设计提供参考。综上所述本文对钢包车进行了以下几点的研究:(1)根据钢包车的设计图纸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车架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了车架结构在满载工况和最大冲击载荷工况下的静态特性。在静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对车架结构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并对优化方案进行验证。(2)建立钢包车的刚性体整机动力学模型。根据优化后的车架数据在Pro/E中建立钢包车车架、车轮、轨道及钢包的三维实体模型装配后导出,导入ADAMS对整机进行一系列参数的设置后建立完整的钢包车虚拟样机模型。(3)对轨道安装时接头处的安装误差进行了模拟,其中以接缝间距大小为主要研究对象,最终得到钢包车通过轨道接头处的力的变化情况,与计算值和规范要求进行比较。同时对不同驱动方式进行研究,确定钢包车的最佳驱动方式。(4)对钢包车在满载运行工况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各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真实的反映了钢包车运行的动态特性。在动力学模型中加载不同的加减速时间以及不同的运行速度得到了加减速时间、速度对钢包车运行情况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加减速时间和最佳的运行速度。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利用和资源共享问题,这些对软件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遥感图像处理领域
本文使用边界积分方程法,给出了复杂地形界面上的电磁场满足的积分方程。然后使用矩量法,将电磁场积分方程离散成与原积分方程在一定的精度下等价的线性方程组,通过使用超松弛迭
地面沉降是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表标高降低的一种工程地质现象。西安地面沉降主要由城区地下水过量开采,致使承压水位下降所引起,加之构造
梁家楼油田储层为浊积扇沉积,为了原油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有必要查明该油田地质结构、沉积相及微相、各储集性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储层非均质性、储集空间类型及其连通性,建立储
近20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主要的能源煤炭,煤炭的大规模、高强度开采会引发矿区以及周边一定区域内发生地质灾害。对于这类型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尤属地面沉陷。矿区地面沉陷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更好的适应大自然具有重要意义,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也对机器人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移动机器人中的足式机器人具有很多优势,其落足点是离散的,在各种路
本文以大同晚古生代含煤盆地演化特征为研究对象,以沉积作用研究为主线,运用“整体、动态、综合”的研究思路,结合板块构造理论、沉积学观点和煤地质学知识对大同晚古生代含煤盆
现代工业对产品制造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振级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促使人们不断地研究新的减振技术。传统动力吸振器结构简单,对于主振系统的窄带响应有良好的减振效果。但是,由于实际的振源总会因为工况或其它情况发生变化,能否根据振源的变化情况主动调谐吸振器自身的故有频率是对吸振器性能提出的新的要求。主动控制调谐吸振器能满足上述要求,吸振效果理想,但成本和能源消耗要求高等局限性使其难以在实际中广泛应用。
现如今我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和研究,主要通过地表对地震波观测结果。“地震波就象是X射线那样,是照亮地球内部的一盏明灯,是通往地球内部的信使”俄罗斯科学家伽利津(Gali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