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气相色谱分离和肽富集新方法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a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金属与有机配体自组装形成的一类固体多孔材料,具有组成和结构丰富、比表面大、孔径可调控和便于后修饰等特点。本论文旨在探索MOFs作为气相色谱分离介质和生物复杂样品前处理吸附介质的潜力,主要内容与创新点概括如下:   (1)应用McReynolds常数评价了MOFs色谱柱。通过气相色谱分离、静态吸附、多组份穿透实验系统地研究了两种MOFs(MOF-5和MOF-monoclinic)吸附和分离二甲苯异构体的选择性。MOF-5对乙苯保留弱于其他三种异构体,而MOF-monoclinic与对二甲苯作用强于其他三种异构体。吸附焓变、分配系数和扩散系数等数据说明MOF-5对乙苯的选择性来源于热力学分配过程,而MOF-monoclinic对对二甲苯的选择性来源于动力学扩散过程。   (2)将MOFs作为毛细管气相色谱的固定相,制备了第一根基于MOFs的毛细管色谱柱,克服了MOFs填充柱分离效率低、装填繁琐、消耗MOFs材料多的缺点。所制备的MIL-101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在100秒内对四种二甲苯异构体实现基线分离,同时还能分离邻、间、对氯甲苯异构体以及正丙苯、异丙苯、均三甲苯等异构体。通过比较吡啶修饰前后MIL-101色谱柱的分离效果证明了金属空位点在各种异构体高效分离中的关键作用。   (3)为了满足毛细管柱涂覆要求,提出了室温快速合成纳米IRMOF-1和1RMOF-3的方法。制备了IRMOF-1和IRMOF-3涂覆毛细管柱,并应用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IRMOF-1和IRMOF-3涂覆的毛细管色谱柱实现了12种多氯联苯的分离,以及10种多环芳烃、4种多溴联苯醚和4种六氯环己烷异构体等POPs的分离。测定了IRMOF-1和IRMOF-3涂覆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柱效、McReynolds常数及6种六氯联苯异构体的吸附焓,并讨论了IRMOFs结构对分离的影响。   (4)率先将MOFs应用于肽富集和蛋白质去除。以MIL-53、MIL-100和MIL-101为吸附剂,对牛血清白蛋白消解肽标准溶液、血浆和尿样等进行样品预处理。结果表明MOFs可选择性富集低浓度肽并同时去除蛋白质。2 fmolμL-l的多肽溶液经MIL-53、MIL-100和MIL-101富集后,信噪比增强因子分别为19、64和98。不同孔径的MIL-53、MIL-100和MIL-101对不同分子质量范围的肽具有选择性富集。  
其他文献
由于稀土离子特殊的发光性能,它们作为发光中心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检测、生物标记等领域。随着嵌段自组装技术的发展,将稀土离子与嵌段聚合物配位组装形成胶束的方法成功地
功能配合物结构的多样性使其在光、电、磁、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研究内容,近年来已经成为无机化学和材料化学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而如何设计和选择适合的配体来合成目标配合
石墨烯因其独特的光、电、磁、力学与量子特性被公认为是继C60与碳纳米管后又一令人关注的碳纳米材料。石墨烯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使其在电子学、光学、磁学、生物医学、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小鼠内质网体内的亲免蛋白FKBP23与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结构域相互作用位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二部分对FKBP23蛋白结晶条件的筛选和优化进行了
金属与人类息息相关,它不仅以单质的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而且还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人类的生命体内。但是金属离子在人体内的含量过多或者缺失(不足)都将造成人体功能紊乱,因此,对金属离子的分析(定性定量的)检测仍然受到各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荧光探针是指某种分子与特定的离子或者特定的化学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后,该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够发生某种改变,并且这种变化是可以转换为能够检测的信号,如荧光强度的变化等等,最终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其本身的不可再生性和人类的过度开发,导致这些化石能源不可逆转地走向枯竭,大部分化石能源将在本世纪被消耗殆尽。因此研究和开发绿色可再生能源已迫在眉睫。氢能具有清洁、热值高、燃烧稳定性好等特点,且能够以气态、液态或固体的金属氢化物等形式保存,能适应各种应用环境的不同要求,同时氢能释放后的副产物是水,对环境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