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静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上》大火,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环保问题的关注。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使企业利益最大化,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破坏了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再加上工业企业大量排放废弃物,使得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公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违背,这种发展模式既损害了当代人的生存环境,又破坏了后代子孙生存的基础。随着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环境保护运动在各国不断兴起,国际会计界也认识到环境会计的重要作用,纷纷展开对环境会计的研究,通过深入地研究创立了现代会计新型分支——环境会计。在环境会计中,环境会计报告可以反映企业生产过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目的就是要企业通过该报告向社会公众披露环境资源耗费和补偿的情况,表明企业是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所以,环境会计报告对我国发展新型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明显晚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外已有企业通过环境会计报告向社会公众反映对环保所做的投入和取得的成效,企业通过主动向社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不仅树立了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还能促进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目前我国关于环境会计的研究还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且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还没有进行有效的融合,所以我国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还不完善。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企业尤其是环境污染严重的钢铁行业对环境问题负有主要责任,因此钢铁行业应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开展了对钢铁行业环境会计报告的研究。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列举了国内外重要的相关研究文献,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和基本写作框架。第二部分主要对环境会计报告的理论进行阐述,主要包括环境会计报告的基本概述、环境会计报告的需求动因分析以及环境会计报告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针对我国钢铁行业环境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对我国钢铁行业环境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是借鉴美日钢铁行业环境会计报告的经验,主要从两国环境会计报告的现状和启示入手。第五部分是在了解我国钢铁行业环境会计报告披露现状与借鉴美日两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如何完善我国钢铁行业环境会计报告提出相关的建议。第六部分为结论。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对环境会计报告进行研究。规范研究方法是一种以归纳演绎为主,强调价值判断,研究事物"应该是什么"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文章在研究的过程中,对钢铁行业环境会计报告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本文通过查找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资料,并采用国外先进的环境会计报告经验,结合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实际特征,寻找完善钢铁行业环境会计报告的方法,并针对该行业目前环境会计报告的模式、内容、方式和审计无统一标准的状况,为钢铁行业构建一个科学统一的环境会计报告。文中的数据均是通过手工收集分析得来,由于笔者的学识、能力和精力有限,因此本文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将继续在这方面努力。希望本文能有助于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环境会计报告的实务水平,为解决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开辟一条高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