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模拟公司为组织形式的职业技术专业教学模式已被引入中国多年,虽然在解决实训场地不足及发挥学生能动性上起了很好的作用,但受到校企合作不足等方面的制约,目前各学校的模拟公司教学大多处于封闭的校内班级实训阶段,在校企合作、校外合作甚至是班外合作上的不足导致该方法只是一个简单的模拟公司组织形式,无法完成更多仿真的模拟公司业务,导致培养的学生技能无法达到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为了解决该问题,使来源于德国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我们中职学校的实际环境与条件,更好地发挥其效果,在广东省职教学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和财经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组织及指导下,广州市中职学校财经与商贸专业教研会组织十几所中职学校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本土化改造与实践,开发了“广州市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它以"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新的实践方法、教学模式为手段,以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为逻辑主线,以系列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活动内容,以广州市中高职虚拟商务实训中心为平台载体,实现“三对接”的培养目标,也对学生关键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笔者在“模拟公司”本土化改造与实践的三年试点中的实际情况,分析该模拟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积极作用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模式下组织模拟公司教学的可行性,探讨如何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搭建校级合作实训平台,加强与兄弟学校、与联盟学校合作以及校企合作资源的共享,并探讨在该组织形式下模拟公司的教学特点,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模拟公司教学模式的效果作了研究,力求形成一套可行的、可复制的职业训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