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报》研究——以长沙《力报》为中心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skldafk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力报》是一份立足湖南、全面宣传抗日的进步报纸。 《力报》的历史演变纷繁复杂,几经挫折。它于1936年9月15日在长沙创刊发行。1938年“文夕大火”后,长沙《力报》迁邵阳。邵阳《力报》刊行不久,张稚琴便带走了报社部分人马前往桂林办桂林《力报》。1940年5月13日,邵阳《力报》终因长期的激烈言论触怒当局,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以“言论荒谬,内部复杂”为由查封了报馆,邵阳《力报》至此终刊。同年7月1日,雷锡龄创办衡阳《力报》。1943年6月10日,严怪愚、冯英子与朱德龄、李宗理等合作,在沅陵创办《力报》。因此,《力报》由原来的长沙《力报》衍变为当时的衡阳《力报》、沅陵《力报》和桂林《力报》三家鼎立的局面。这三家《力报》均于解放前后停刊。 言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也是反映报纸政治态度的一面镜子。在抗日战争时期,《力报》始终紧扣时代主题,将眼球牢牢聚焦于中国人民反击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事业,以敏感的新闻嗅觉、激昂的语言文字和理性的逻辑思维真正践行着“言论报国”的伟大理想。因此,言论在《力报》上体现了独特的魅力,大大提高了《力报》的影响力。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它承载着这个特定历史时期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
其他文献
本城杂志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区域性极强的期刊类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本城杂志开始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出现。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电商的飞速发展给中国互联网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网购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淘宝“双十一”的热浪也成为了中国社会一大热点现象。在电商竞争不断加剧的过程中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下简称“央视新闻频道”)从2003年7月1日正式播出,至今已历经五年。五年来,央视新闻频道一直在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品牌化之路,积极实施品牌策略,国内和国际影
随着电视和网络对广播冲击的不断加剧,广播一度被人们所忽视,广播在各种媒介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2008年元月南方发生的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和5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