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变电站中IEEE1588对时协议的实现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yyk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化变电站内的信息传送采用网络通信方式,不适合采用传统对时方法和目前广泛采用的GPS直接对时方法,而网络对时具有经济、简单、高效、规范的特点,IEC61850标准对于网络对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模型。本论文研究主要内容是按新的IEC61850规约来开发一套高精度对时的智能同步系统。提出一种采用IEEE 1588即网络测控系统精确时钟同步协议结合工业以太网实现的变电站内精确同步对时方案,按照新的规约开发完全适合新型数字化变电站所要求的智能同步装置。同步模块采用嵌入式体系结构设计,给出了PTP协议栈的分
其他文献
蛋白质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功能分子。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生命活动的基础,了解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活动的机理。 传统上,生命科学的研究是以实
Koblitz和Miller分别独立提出的椭圆曲线密码体制(ECC),是基于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的。在ECC的实现中,标量乘(点乘)dP的计算是基本的运算,通常用“倍点-点加”的方法来计算,其中d表
有源电力滤波器作为一种有效地谐波治理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有源电力滤波器补偿效果的重要指标——谐波畸变率,本文从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和实验入手研究了影响补偿效果的因素,同时对改善补偿效果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介绍了谐波来源及危害等研究背景及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发展现状,并给出了本文立论的依据。第二章介绍了三相四线电容中点式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主电路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推
软件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开发过程缺少统一、规范的方法论指导,造成忽视需求分析,忽视人的沟通和交流,忽视测试工作,软件质量差等。传统软件工程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
Zadeh于1973年首先提出了模糊分离规则(简称FMP规则),并被Mamdani等人所发展,形成了如今被广泛使用的CRI算法,从此起,以模糊推理为基础的模糊控制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工业
学位
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和巫文化体系的楚国,先后崛起以屈原为代表,从《楚辞》到《山海经》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艳丽、情感炙热酣畅、思想奔放无羁的世界。这种独特文化的出现,不仅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数字签名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签名解决了如何远距离、快速用电子签名代替传统手写签名和印章的问题。
当前,GIS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复杂,各种各样的GIS平台层出不穷。由于GIS平台多样化,GIS软件和GIS数据都不能很好共享,即使在同一个平台下的数据和软件共享都存在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