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工艺对取向硅钢再结晶织构演变的影响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取向硅钢是电子、电力和军事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软磁合金,主要用于制作各种类型变压器的铁芯。取向硅钢制造工艺严苛复杂,被誉为钢铁工业中的艺术品,代表了一个国家特殊钢的制造水平。取向硅钢制造关键是在高温退火时通过二次再结晶使薄带通体由单一的η取向晶粒(<001>//轧向)组成,而为了促进二次再结晶的发生,需要在初次再结晶时含有被称为抑制剂的第二相颗粒来阻碍初次晶粒长大,获得小的再结晶晶粒。抑制剂通常在冶金时加入或在后期渗氮形成,从而使取向硅钢制造工艺十分复杂,成本高昂。如果可以不使用抑制剂就能制造取向硅钢,将大幅简化制造流程,降低成本。本文采用无抑制剂的方法,通过控制冷轧工艺参数,在Fe-3%Si合金中实现了η取向晶粒(<001>//轧向)的二次再结晶,获得了强η织构的取向硅钢,并利用X射线衍射和EBSD技术分析制备过程中的织构演变,以及冷轧工艺对再结晶织构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冷轧压下率对3%Si取向硅钢的初次和二次再结晶织构均影响显著,但影响规律不同。对于初次再结晶态:在70~95%的范围内,随压下率增大,Goss织构减弱,γ织构增强,压下率为70%时,通体形成强Goss织构;对于二次再结晶态:压下率从70%增大到85%, Goss织构显著增强。随轧制温度的升高,再结晶织构中以Goss为主的η取向线密度先升高后降低,γ取向线密度先降低后升高。在20-400℃的范围内,均可实现Goss取向晶粒的二次再结晶,最终获得强Goss再结晶织构。但轧制温度对兆取向晶粒偏离角影响较大,400℃轧制有利于形成取向准确的η取向晶粒。
其他文献
依托“本地化云服务”平台进行建设,通过统筹规划,能最大程度共享基础设施资源,实现政府网站的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统一部署、统一监控和统一备份,节约了建设成本,同时也充
聚丙烯(PP)作为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之一,如果能通过添加阻燃剂大幅度提高其阻燃性能,将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意义。氢氧化镁(Mg(OH)2)是一种清洁型的无卤阻燃剂,但由于阻燃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初中音乐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初中核心素养更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培养音乐鉴赏能力时需要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在核心
微型无膜燃料电池或称为微流体燃料电池是一种无需质子交换膜的燃料电池,其通常由安装在T形或Y形的微通道内的两个电极构成,液体燃料和氧化剂分别从两个入口引入,沿着微通道流向出口。微型无膜燃料电池由于其具有的一系列优点(如无需考虑水管理、热问题,等)越来越成为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源发展方向。本论文以通用的MEMS微细加工方法以及微波等离子体技术在玻璃基板上集成超微立体电极,同时在实验室自制了微型无膜燃料电
在“以人才为核心”的当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事业单位要想保存并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本文对事业
将公平理论运用到公立医院薪酬管理中,能够提升薪酬管理的有效性,提升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推动医院的良好持续发展.不过当前由于受到多方原因的影响,很多公立医院在管理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的经济与全球融为一体,促使中国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部分.随着各行业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更加需要强化自身内部管控的力度,建立风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