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耕地非市场价值评估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047528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快速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逐渐增多,使得大量耕地资源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如何有效解决耕地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全面认识和评估耕地价值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耕地是国民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和生活资料,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但是受自然条件制约以及人为开发等因素的影响,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破坏现象日趋严重,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们没有正确认识耕地价值,长期以来只关注耕地的经济价值,而不重视耕地的非市场价值。因此,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耕地非市场价值评估体系,并将之运用于实践当中,从而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进一步促进耕地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参考国内外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耕地非市场价值的内涵及构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基于耕地非市场价值是由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内容构成,从其存在意义的角度出发,通过存在、选择、遗赠三个视角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耕地非市场价值评估体系,以安徽省合肥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选取500名城乡居民开展问卷调研。通过整理问卷收集到的数据,得到当地居民对于耕地保护、耕地非市场价值的认知状况以及对于耕地非市场价值的支付意愿,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出合肥市2021年的耕地非市场价值,同时,采取综合法进行对比研究,进一步验证CVM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最后,分析影响受访者耕地非市场价值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通过CVM测算的2021年安徽省合肥市的耕地非市场价值为6337552.53万元,单位耕地面积的非市场价值为13.15万元/hm~2。(2)通过综合法测算的单位耕地面积的非市场价值为131.38万元/hm~2,通过对比分析,得出CVM的测算结果更具有说服力。(3)显著影响受访城镇居民参与决策的因素是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是否参加过耕地等环境保护类的公益活动、是否从事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有过生态旅游经历以及对耕地的感情;显著影响受访乡村居民参与决策的因素是性别、家庭年收入、是否村干部;显著影响受访城镇居民支付决策的因素是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是否从事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合肥居住年限、对耕地的感情;显著影响受访乡村居民支付决策的因素是性别、家庭年收入、对耕地的感情。本研究详细阐述了耕地非市场价值的内涵及构成,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其进行合理计算,并根据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能够促进耕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并为其他地区的耕地非市场价值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乡村振兴战略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四个维度构建甘肃省县域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TOPSIS法,测算甘肃省地区(州)86个县(区)2013—2019年乡村振兴综合水平以及各子系统水平,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测度乡村振兴空间差异水平,采用Kernel密度图、马尔科夫链,分析不同地区乡村振兴水平动态演变趋势
学位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颁布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以推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工作。2018年10月发布的特别报告中明确要求在2050年左右达到“净零排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国开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快推进碳减排步伐。畜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部门,为人类提供日常生活所需产品的同时,其生产过程也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因此,畜牧业碳排放问题得到了
学位
学位
近年来,中国经济稳中求进,多次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等突发状况,维持了本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强大的经济韧性有助于经济系统在面对冲击时能够快速反应、积极应对,使经济运行恢复常态。对经济韧性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提高经济系统防范、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也为中国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注入能量。本文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给出了经济韧性的定义,构建了我国经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环境污染成为经济转型面临的巨大挑战,而绿色发展是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对绿色发展也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当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能源重化企业偏多,工业污染严重,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成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的关键,这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相关研究文献、理论以及影
学位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碳排放的急剧增加使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冰川消融、灾害频发,气温升高正在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农业既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又影响气候变化。一方面,农业系统十分脆弱,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每年因气候变化而减产的稻米、小麦、大豆大约为300万吨、900万吨和200万吨,气候变化可以解释全球粮食产量波动的32%-39%。另一方面,人口增加导致农业生产的扩大,增加了温室气体排
学位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乎每位公民健康权利的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体现了其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而研究我国城乡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梳理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变迁历程,
学位
县域作为经济发展的最基本单元和空间载体,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外部冲击和内部扰动,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威胁。甘肃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能源屏障,同时作为我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现内循环带的重要区域,在经历了脱贫攻坚之后仍面临严峻的乡村振兴之路,发展以县域为载体的乡村振兴更能带动甘肃省经济的发展。本研究进行甘肃省县域经济韧性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对补齐县域发展短板
学位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已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但在“人群全覆盖”方面还任重道远,除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外,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的覆盖率及替代率都不甚理想,基于人口转型的背景和“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需要,本文建议引入集体固定缴费计划(Collective 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以下简称CDC),从筹资—缴费机制着手,提高我国企业年金的投资收益率
学位
目前,我国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外部风险因素增加,内部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大,既有重大的战略机遇,又有诸多矛盾和挑战,严峻的宏观发展环境要求我国实体经济企业增强适应不利形势的能力并进行转型升级。近年来,受资源、原材料以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涨的影响,我国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发展活力减弱,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