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基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催化纤维素加氢性能的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xiche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维素是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之一,纤维素的转化主要集中在酸水解和贵金属催化加氢,但酸水解容易产生环境问题,贵金属价格昂贵。因此寻找廉价的非贵金属催化剂绿色转化纤维素成为研究重点。过渡金属铜基催化剂是一种廉价的加氢催化剂,但其用于催化纤维素加氢反应方面鲜见报道。本论文以纤维素为原料,使用Cu基催化剂进行催化加氢反应,采用环境友好的方式转化纤维素。   本课题以碳酸钠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体系和Ni体系多元氧化物催化剂,采用化学吸附水解法制备了碱土金属氧化物负载CuO催化剂。着重研究了具有不同阴离子的铈盐(Ce(SO4)2、Ce(NO3)3)、CuO摩尔含量和Zn/Ce比例对CuO/ZnO/CeO2催化剂产物的影响。通过XRD、SEM、BET、TG、XPS、EDX以及TPR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催化剂的物理结构、化学结构及还原性能,通过纤维素加氢反应对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采用HPLC、ESI-MS和FT-IR等表征手段对加氢反应的液态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催化剂类型和反应条件对纤维素转化率和加氢产物产率的影响。   实验表明,经共沉淀法制备的CuO/ZnO/Ce02催化剂前躯体为非晶态,煅烧后的物相主要是CuO,ZnO和CeO2,从TEM表征可以看出催化剂均为类球形,加入ZnO后,颗粒尺寸在10nm左右,ZnO和CeO2能促进CuO的分散,降低催化剂的还原温度。铈源的种类影响催化剂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结构,采用硝酸铈为铈源时,催化剂比表面积为42.08m2·g-1~80.48 m2·g-1,催化剂失重率为26%~29%,还原温度在250℃以下。采用硫酸铈为铈源,催化剂比表面积为7 m2·gq-1~28 m2·g-1,催化剂失重率为13%~24%,还原温度在250℃以上。   纤维素加氢反应中,催化剂种类、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均对纤维素转化率和产物产率造成影响。使用CZA1361、CZCS361、CMg-01和CSr-01作为催化剂时,6MPa H2,250℃反应120min,纤维素转化率可达100%。使用CuO/ZnO/CeO2作为催化剂,相同条件下以硫酸铈为铈源时,纤维素转化率较高,生成糠醇、乙酰丙酸以及其它小分子类化合物,而以硝酸铈为铈源时,纤维素转化率普遍低于硫酸铈铈源,但催化剂加氢效果较好,生成多元醇,如山梨糖醇和甘露糖醇及一些小分子化合物。
其他文献
高校打造特色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系统,有助于评判教师的工作业绩,有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改善,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课题.学校和教师存在缺乏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视和课堂教学内容单一、教
PCR技术发明至今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在常规PCR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多重PCR、乳化PCR、不对称PCR、原位PCR等新型PCR技术。这些新型PCR技术解决了以往PCR技术的局限性,不断推动
批注式阅读教学是一种课前学生结合自身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进行自主批注,课上以合作交流为形式,与同学合作交流批注,共享思想成果,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对文本问题探究为核心,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基础,创新不仅指的是生产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教育领域的创新也很重要.数学在教育体系中作为一种重要的科目而存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奠定数学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NiMnGa合金具有发展成为新型低成本高温形状记忆合金的良好潜力,但是其多晶脆性一直是阻碍其发展的瓶颈。研究证明,通过合金化形成弥散分布的塑性γ相是改善该类合金脆性的有效
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之间密不可分,在中原崛起背景下,我省应该加强对高等教育体系跨越式发展的研究,为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而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保障.通过分析我省经济发展特征,
音乐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活动的方式与特点,也决定了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核心素养视角下,要求学生要具备文化基础、自主发展能力以及社会参与意识,这就使得传统音乐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