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率期限结构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呈现了宏观政策与金融市场的交叉关系,不仅为金融产品设计、资产定价与保值、风险管理、以及套利和投机提供基准,也是央行籍以控制短期利率进而影响中长期利率的有效传递机制,更是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桥梁和载体。本文旨在探究和证实当货币政策发生调整时,利率期限结构模型是否发生同样的变化,从而发现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作用机制和过程。本文选取的研究样本是2005年1月到2012年9月期间的月度数据,通过构建仿射方程模型,将无套利仿射理论嵌入到宏观金融模型中,在所构建的模型中呈现出货币政策规则、利率期限结构等信息。对于货币政策规则模型的讨论分为仅考虑通货膨胀的单目标制货币政策与同时考虑产出与通货膨胀的双目标制货币政策。通过实证分析我们获得以下成果及结论:(一)我国货币政策在2005年1月至2012年9月期间,存在明显的区制转移特征,我们对于两种货币政策规则模型分别划分区制,得到各区制的转移概率,持续期数、概率平滑图等重要结果。(二)在两种货币政策规则模型中,当货币政策规则中通货膨胀的系数发生变化时,利率期限结构中通货膨胀的系数均会发生相同方向的变化。证实了货币政策对于利率期限结构的作用机制。(三)对于货币政策规则方程的回归,通货膨胀的系数估计结果始终很好,而产出缺口的估计系数在某些区间并不显著,说明我国执行的货币政策基本是以控制物价过度上涨,保持币值稳定为首要目标。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从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入手,交代文章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问题及全文结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与研究进展,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利率期限结构的基本理论,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规则以及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第三章是嵌入无套利仿射理论的宏观金融模型构建,具体介绍并刻画了利率期限结构的仿射模型,长期利率仿射方程以及仅考虑通货膨胀的单目标制货币政策模型与同时考虑产出与通货膨胀的双目标制货币政策模型,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四章是利率规则仿射反应系数的期限结构,其中,首先对本文选取的样本数据进行介绍,而后探究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区制转移特征,划分转移区制,最后通过实证研究获得长期利率仿射方程的仿射反应系数曲线,并证实货币政策规则对利率期限结构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