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桂利嗪和托吡酯预防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来源 :大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7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氟桂利嗪、托吡酯预防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两种药物不同剂量间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经《偏头痛国际诊断标准》III版诊断为偏头痛、且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氟桂利嗪组(5 mg或10 mg)和托吡酯组(25 mg或50 mg),将氟桂利嗪5 mg、氟桂利嗪10 mg、托吡酯25 mg和托吡酯50 mg组分别记作A、B、C、D组。治疗前记录入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头痛发作频率(次/月)、疼痛持续时间(小时/h)、疼痛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Simulation Scale of Pain,VAS)及伴随症状(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等),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进行评估;分别于治疗1、2、3月后对四个治疗组患者进行随访,收集头痛资料。主要评估终点指标:头痛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比较两药物间、两药物不同剂量间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对伴随症状与预防治疗有效率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入组并随访完成为期3月疗程的患者总数为183人,其中氟桂利嗪组90人,托吡酯组93人,分别为A组46人,B组44人,C组48人,D组45人。(1)一般情况:两药物间、两药物不同剂量间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病程)、初诊疼痛结局指标(头痛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药物间比较:氟桂利嗪与托吡酯治疗1、2月后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氟桂利嗪的总有效率(91.1%)高于托吡酯(80.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氟桂利嗪对于头痛发作频率的改善较托吡酯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物在疼痛持续时间上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桂利嗪对于疼痛程度的改善较托吡酯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药物不同剂量间比较:A-B组、C-D组治疗1、2、3月后的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C-D组对于疼痛频率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C组比较,A组的疼痛频率在治疗3月后缓解较明显(P<0.05);A组和D组比较,A组的疼痛频率在治疗后1月缓解较明显(P<0.05);B组和C组比较,B组的疼痛频率在治疗3月后缓解较明显(P<0.05);B组和D组比较,B组的疼痛频率在治疗1月后缓解较明显(P<0.05)。(4)安全性:氟桂利嗪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5.6%,托吡酯组总不良反应率为22.6%;A组不良反应率13.0%,B组不良反应率为18.2%,C组不良反应率为18.75%,D组不良反应率为26.7%。(5)相关性分析:有伴随症状时,氟桂利嗪组的有效率(90.7%)高于托吡酯组(8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伴随症状时,氟桂利嗪组的有效率(91.7%)高于托吡酯组(8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桂利嗪组内无伴随症状患者有效率(91.7%)高于有伴随症患者(90.7%),托吡酯组内无伴随症状患者有效率(81.5%)高于有伴随症患者(8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氟桂利嗪和托吡酯对偏头痛患者预防治疗的总体有效率均较高。2.氟桂利嗪应用于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疗效总体较托吡酯显著,主要表现在头痛发作频率、疼痛程度方面的改善。3.两药物不同剂量间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同一药物不同剂量对疼痛频率的疗效比较并无明显差异,但不同剂量的氟桂利嗪于疼痛频率的改善较不同剂量的托吡酯均明显。4.两药物间及两药物不同剂量间的不良反应并无明显差异。5.伴随症状与偏头痛预防治疗的有效率无明显相关性。6.本文结论有待更大的样本量、更长的预防治疗及随访时间、联合多中心的临床观察来验证,细化偏头痛分型,进一步探究两药物有效率及安全性差异。
其他文献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逐年升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偏头痛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压力、睡眠障碍等与偏头痛周期性发作有密切联系。褪黑激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在其节律性减少或失调有关的疾病中,如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等。偏头痛患者被证明存在时间生物学功能障碍,并且褪黑激素被证明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焦虑、镇痛等作用,因此对褪黑激素治疗偏头
期刊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和脂肪饱和度对蛋鸡产蛋性能、脂肪和钙的消化率及肠道功能的影响。选择144只19周龄蛋鸡为试验对象,随机分配到8个饲粮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鸡,试验期15周。饲粮处理使用大豆油酸(AO)替代大豆油及使用棕榈酸提取物(FAD)替代棕榈油。试验采用2×4因子随机设计,2种脂肪来源(大豆油酸和棕榈酸提取物)和4个阶梯替代比例(FFA替代百分比为10
期刊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在乳腺癌诊断及化疗效果评估中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1年2月内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新辅助化疗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检查。统计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对乳腺癌不同病理类型检出率(浸润性导管癌、腺癌、乳头状导管癌、转移性肉瘤)及所有患者化疗前后的病灶表现(病灶体积、病灶面积、血流峰值、阻力指数)。结果:彩色多普勒超
期刊
侵犯性是动物个性的重要维度之一,体现了其主动挑衅和攻击其他个体的倾向。动物的侵犯性与其社会结构及等级序位存在紧密关系。本研究于2018年6月1日至7月31日对四川马尔康林麝繁育场的圈养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进行了行为取样,计算林麝个体的侵犯性个性(侵犯性指数)和等级序位指数,分析圈养林麝的侵犯性和等级序位格局、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圈养林麝的侵犯性在性别间存在显著差
期刊
文章针对广西县域保险市场在产品的合理设计和保险服务的差异化提供、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的转化以及县域保险发展与风险累计防范等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
期刊
<正>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档案馆成立于1959年,是集中统一保管沭阳县属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资料的国家综合档案馆,为沭阳县委直属事业机构。沭阳县档案馆内设办公室、征集编研科(信息技术科)、业务指导科、保管利用科4个科室。2012年晋升为“国家三级综合档案馆”,2013年晋升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2020年11月,获评全国第38家、江苏省第5家、苏北苏中地区第1家“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20
期刊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疼痛、焦虑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为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97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疼痛、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采取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VAS疼痛评分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期刊
为了有效处理渗滤液,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电厂采用了“预沉调节+水解酸化+高效厌氧+A/O-MBR+纳滤+反渗透”的组合工艺,同时针对类似系统运行过程中常见的生物泡沫、膜污染、浓水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有效处理电厂产生的渗滤液,CODCr、BOD5、NH3-N、SS去除率分别达到99.92%、99.97%、99.95%、100%,出水水质可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期刊
目的:探索成人甲状腺结节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收集2021年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健康体检的年龄18~60岁的成年人群资料,参与者完成健康检查、生活行为方式及食物频率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甲状腺结节的影响因素。结果:共1 736名参与者纳入本研究,总人群中有37.56%的人患有甲状腺结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是50~
期刊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乳腺癌患者110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5例)和观察组(n=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赋予综合护理,经过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负面情绪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负面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