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以哈尔滨白兔、天府黑兔、比利时兔、齐卡巨型兔及加利福尼亚兔5个肉兔品种共220个体为实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家兔Apo-Al基因TATA框、外显子1和外显子4所在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检测,并分析SNPs与家兔部分生产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如下:在Apo-Al基因扩增片段中共发现3个SNP多态位点,分别位于Apo-Al基因序列的207bp、1022 bp和1023 bp处。207 bp处发生一个A的缺失突变;1022 bp处发生C→A的颠换突变;1023 bp处发生G→A的转换突变。经PCR-SSCP分析,SNP+207位点发现A、B 2个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302和0.4368,AA、AB、BB 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3481、0.3649、0.287。SNP+1022+1023位点发现C、D 2个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700、0.4300,CC、CD、DD 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3228、0.4934、0.1838。遗传多态性指标分析揭示:3个SNP多态位点在所研究的5个群体中均显示中度多态(0.25<PIC<0.50)。通过对5个品种兔生产性状的比较,哈白兔对应的料肉比显著低于四个品种(P<0.05)。齐卡兔对应的135日龄体重最高,达到2.5554,显著高于其它的4个品种(P<0.05)。齐卡兔和天府黑兔对应的全净膛分别为1.1982、1.2314,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品种。天府黑兔对应的屠宰率最高,达到0.4904,显著高于其它的4个品种(P<0.05)。对3个SNP多态位点3种基因型与生产性状相关的分析表明,SNP+207位点BB型个体的料肉比、屠宰率、熟肉率显著高于其它基因型个体(P<0.05),SNP+1022+1023位点基因型CC的全净膛、屠宰率、熟肉率显著显著高于其它基因型(P<0.05),单倍型组合BBCC的135日龄体重、屠宰率和全净膛最小二乘均值都显著高于其它单倍型(P<0.05)。可见,兔Apo-Al基因207bp、1022bp和1023bp的碱基突变显著影响兔全净膛重、屠宰率和熟肉率,这3个位点可能是兔屠体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可考虑将Apo-Al基因作为影响兔部分生产性状的候选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