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价值取向

来源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aijun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位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思想为背景,从价值视阈中分析新时期中国外交行为,在此基础上把握中国外交价值的发展脉络。本文主要从外交价值的概念界定、理论内涵以及影响因素等几个层面展开分析,系统考察新时期中国外交价值。第1章绪论部分:提出问题,从全球环境、主观要求、文化渊源三方面分析研究中国外交价值的必要性;同时对国内外学术界在中国外交价值问题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全面的文献综述。第2、3、4章主体部分:明确界定本文的核心概念之“外交价值”,构建出“国际形势+国家利益+传统文化→领导人外交思想→外交价值”的分析模式;重点论述中国外交价值在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时期的主要内容;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四方面总结了新时期中国外交价值的基本内涵;最后归纳出贯穿改革开放后三十年中国外交价值的主要特征。第5章结论部分:提出启示和思考,认为新时期中国外交价值一方面回答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路径问题,展示了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由于其独特性和内敛性使之还需要获得世界认同。总而言之,新时期中国外交价值是国家外交前进和发展的推动力,它的确定既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又遵循时代发展的要求,阐释了中国对自己未来走向的定位、对未来世界的期许,以及朝着目标前行的坚定决心。
其他文献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是素质教育的蘑要阵地和现代大学不可或缺的文化景观,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思想道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通过引入以成本与收益为基础的变量指标,实现对立法方案客观、系统、全面、一致的剖析与评价,这就使得立法程序向科学比较与明智决策的方向更进一步。正基
我国《物权法》虽然规定了特殊动产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地役权等采登记对抗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但是其对不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中的第三人并未作详细的说明,导致了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