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云山主峰北坡不同海拔梯度植物群落特征的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angcx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戴云山主峰北坡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以群落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以数量生态学为研究方法,对戴云山主峰北坡植物群落特征及对海拔梯度响应机制进行研究。旨在掌握戴云山北坡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数量特征、植物区系特征、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特征,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综合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中亚热带地区的森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为中亚热带山地生物多样性的垂直格局研究提供科学基础。具体研究结果:(1)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坡群落共有维管植物60科118属220种,其中蕨类植物有9科11属13种,裸子植物有4科6属7种,被子植物有47科101属200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有43科90属187种,单子叶植物有4科11属13种。植物种类集中在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杜鹃花科、冬青科、蔷薇科、茜草科、山矾科等,是北坡群落维管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2)北坡物种所属科的分布区类型中,以泛热带分布(T2)成分为主,其次是世界分布(T1),温带区系成分(Tw)以北温带分布型(T8)为主。北坡物种所属属的分布区类型中,世界分布属有11属14种,随海拔升高没有明显规律,但其所占比重在海拔1600 m以上急剧上升;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有58属126种,所占比重随海拔升高呈递减格局;温带区系成分44属75种,所占比重随着海拔的升高整体呈递增格局。(3)基于植物区系成分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北坡群落可分为常绿阔叶林(海拔600-1200 m)、针阔混交林(海拔1300-1400 m)、温性针叶林(海拔1500)和山地灌丛(海拔1600-1800 m)。(4)北坡乔木的径级结构在各海拔梯度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径级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各海拔梯度群落类型乔木的径级基本上均呈“L”型分布。(5)北坡不同海拔乔木高度级内个体数的分布趋势为:随高度级的增加,个体数大体呈下降趋势。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群的高度级失稳率,显示出整个群落各高度级的发展趋势,其植被特征为:具有增长性结构的优势种群朝着现有群落组成格局方向变化,整个群落处于未成熟的发展阶段。不同海拔乔木种对高度级的分享度,均随高度级的增加逐渐降低。(6)戴云山北坡群落以高位芽植物为主,种数达182种,占82.73%,多为中、小高位芽植物;其次是地下芽植物18种,占8.18%;地上芽植物,共有14种,占6.36%;地面芽植物与一年生植物最少,各有3种,各占1.36%。乔木、灌木、常绿植物、高位芽植物皆表现出随海拔的增加,物种数逐渐减少的趋势(P<0.05);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与海拔呈正相关性(P>0.05);草本植物、落叶植物、地上芽植物的物种数随海拔梯度的变化不显著(P>0.05)。(7)乔木层中木荷生态位宽度最大,其次是矩圆叶鼠刺、杉木、鹿角杜鹃,宽度较小的种群是黄山松与米槠;灌木层主要树种中生态宽度最大的是黄瑞木,较大的有窄基红褐柃、短尾越橘、岗柃、细枝柃、中华野海棠、矩圆叶鼠刺等,生态位宽度较小的有甜槠、溪畔杜鹃、杜茎杉、唐竹。乔木层具有生态位重叠的种对数共有54对,占总对数的81.81%,乔木层主要树种之间生态位重叠现象较为普遍,表明乔木层空间资源有限,乔木树种众多,在利用资源的方式上存在较大一致性;灌木层主要树种之间生态位重叠现象较少,表明灌木层主要树种能充分利用林下的空间和资源,在各自相对独立的生态位上生长。(8)戴云山北坡维管束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为随着海拔梯度先升高后降低,然后再升高再降低;Pielou指数随着海拔的升高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β多样性中,Sorensen指数、Jaccard指数和CD指数随着海拔升高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研究区域内随着海拔的升高呈波浪状波动;Cody指数值随着海拔的升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反映群落的差异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减小,群落物种丰富度逐渐下降,更少的物种导致了更低的物种更替速率。(9)对比戴云山南、北坡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变化,结果显示: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在南北坡呈现不同的分布格局,南坡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呈单峰分布格局,北坡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呈双峰分布格局;南北坡α多样性指数及β多样性指数均呈现不同的分布格局。
其他文献
进入新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领域对软件项目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用户需求产生的变化也日益频繁,传统的软件项目管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要求。为了快速且优质的完成软件
稻壳是稻谷加工过程的副产品,数量巨大,以稻壳纤维素为骨架,合成稻壳纤维素吸水吸湿材料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途径。本文从非均相和反相悬浮聚合两个方面研究稻壳纤维素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主要工作如下:(1)稻壳预处理。通过Na OH溶液对稻壳预处理,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预处理条件对稻壳的影响,得出反应温度、Na OH与稻壳质量比、Na OH浓度和反应时间对稻壳水份、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影响规律。
目的:通过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型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旨在为膝内翻型骨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运动损伤骨科病房膝内翻型骨关节炎的患者58例,并经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29例,实验组给予口服独活寄生汤和胫骨高位截骨术,独活寄生汤依据患者证型适当加减;对照组单纯给予胫骨高位截骨
《庄子》以其精深微妙的哲思吸引着海内外无数学者的研究和思考。其中,物化论是庄子哲学中极为重要而又颇富特色的思想理论。它作为庄子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解读庄子思想的重要切入点。本文首先从《庄子》文本入手,对文本中所出现的“物化”概念进行了梳理和分类,继而按类型的划分,对不同语境中的“物化”概念作出细致详实的分析。随后将物化涵义进行了物理层面、意识层面、实践层面和特殊层面的梳理和分析,并通过比较分
铁是所有生命有机体的必需元素,是氧结合蛋白的辅助因子。在铁代谢中,氧平衡和红细胞生成是相互影响的。铁代谢应该受到严格的调控,如果调节失控,机体就会出现疾病,例如,铁缺
目的1.引进国外咳嗽评估测试(COugh Assessment Test,COAT)为研究工具,了解国内慢性咳嗽患者的严重程度现状及不同严重程度咳嗽下心理困扰的现状。2.通过本研究,在心理应激多因素系统理论模型指导下探讨影响慢性咳嗽患者心理困扰的原因,分析患者心理困扰影响因素,为临床减轻慢性咳嗽患者心理困扰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研究一,中文版咳嗽评估测试(COAT)信效度检验。选取天津市某二级
目的:观察“项七针”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甲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项七针”结合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及证候评分变化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改善甲状腺功能和症状,两组组内比较治疗
学位
目的:观察化痰定眩汤治疗痰浊上扰型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讨论化痰定眩汤发挥作用的机理,为治疗该类疾病提供临床思路。方法:该研究将符合试验标准的80例试验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化痰定眩汤,4周为1疗程,试验持续时间为1疗程,试验结束后,观察两组的血压下降程度,以及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和中医证候的改变情况。结果:采用试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因其绿色、经济、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可以用于高效的处理废水中的Cr(Ⅵ),导带上光激发产生的电子将高毒致癌的Cr(Ⅵ)还原为低毒Cr(Ⅲ)。太阳能利用率低、光催化反应效率低的问题限制了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实际应用。单斜晶系BiVO_4是一种绿色、经济、可见光响应的半导体材料,且{010}和{110}晶面之间微小的能级差构成了晶面节实现了光生电子和空穴定向迁移并累积在{010}和{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