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预后预测的临床及分子标记物的应用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从临床病理角度(包括临床病理指标和免疫组化蛋白质表达)和基因表达水平对局部进展期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进行研究分析,寻找预测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的预后预测因子,探讨其在预测结直肠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1990年至2004年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对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多因素分析,寻找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从分析数据中选取1999年至2004年间收治的直肠癌患者,通过对临床病理指标和对临床常用大肠癌相关蛋白(P53、P21、PCNA和CD44v6)的免疫组化检测的综合分析,寻找预测Ⅱ-Ⅲ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蛋白分子标记物。从2004年6月至12月,前瞻性收集95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利用DASL芯片技术对95例样本进行502个基因的表达谱分析,从基因水平寻找预测患者预后的分子标记物,并通过数学模型建立综合临床病例特征和分子标记物的联合预后因子。研究结果:第一部分:所有患者Ⅰ、Ⅱ、Ⅲ期直肠癌其五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1.3%、79.4%和57.5%,总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94%,83.1%和60.1%。肿瘤最大径大于5cm的直肠癌有73.9%的患者为T3或T4期肿瘤且多伴有神经的侵犯。有33.1%的患者发生肺转移,以单独发现的肺转移也达到22%。预后分析显示对于Ⅰ-Ⅲ期的直肠癌患者而言,仅病理类型和病理分期是影响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对于有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患者中,转移淋巴结比率是与LR、DFS和OS均相关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HR)分别为8.50(95%CI 2.25-32.03,P=0.002)、3.59(95%CI 1.83-7.03,P=0.0002)和3.11(95%CI 1.47-6.58,P=0.003)。利用0.14和0.5作为临床分界点,能够将Ⅲ期直肠癌患者分成预后不同的三组患者(<0.14,0.14-0.49,和0.5-1),三组的五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2.57%、58.54%、34.75%(P=0.0001);五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19%、61.92%和38.47%(P=0.002)。第二部分:259例Ⅰ-Ⅲ期直肠癌患者总的五年生存率为75.4%,五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0.3%,总的局部复发率为6.7%。在179例Ⅱ期和Ⅲ期的直肠癌患者中,总的五年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6.8%和65.8%;总的局部复发率为8.1%。多因素分析提示CD44v6表达水平、TNM分期、术前CEA水平是影响患者五年生存率和五年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其中179例Ⅱ-Ⅲ期直肠癌进一步分析发现CD44v6表达水平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五年无复发生存率(P值分别为0.009和0.016)和总生存率(P值分别为0.048和0.034)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局部复发率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P=0.048)。对112例Ⅲ期直肠癌分析发现CD44v6表达水平是影响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HR)为6.02(95%CI 1.25-29.0,P=0.018)。CD44v6高表达的患者局部复发率较CD44v6低表达的患者显著升高(17.63%:6.62%,P=0.026)。第三部分:对前瞻性收集的95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多因素回归提示TNM分期、浸润深度(T4:T1-3)和辅助化疗方案为影响患者3年无复发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7(95%CI 1.6-8.4,P=0.002)、2.9(95%CI 1.4-6.2,P=0.006)和0.46(95%CI0.21-0.98,P=0.046)。对DASL技术检测的502个基因,以差异最显著的八个基因作为后续分析的候选基因,利用其表达值和回归系数计算8个基因的基因表达指数,多因素回归提示基因表达指数是预测患者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HR 1.48,95%CI 1.26-1.73;P=2×10-6),其预后价值在相互独立的分析组和验证组中均得到证实。将TNM分期和基因表达综合建模后构成联合预后因子,将患者分成高、中、低危三组,其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2.3%、60.9%和30.4%,具有显著差异(P=8×10-6)。绘制ROC曲线对联合预后因子预后价值的评估发现该因子较单独应用TNM分期和基因表达指数具有更好的预后预测价值。结论:第一部分:对于Ⅰ-Ⅲ期的直肠癌患者而言,病理类型和病理分期是影响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而淋巴结转移的Ⅲ期直肠癌中转移淋巴结比率是预测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在选择多学科治疗措施时应该将该指标综合考虑。第二部分: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D44v6蛋白的表达是一个有价值的分子标记物,在Ⅱ-Ⅲ期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中是重要的预后预测因子之一,在Ⅲ期直肠癌患者中CD44v6高表达还是预测局部复发的高危因素之一,由于本研究中所有直肠癌患者均未接受术后辅助放疗,因此CD44v6高表达的患者可能是选择术后辅助放疗的有价值的指标之一。第三部分:利用DASL技术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的预后分析是一种有前景的研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模型建立8个基因的基因表达指数是独立的预后预测因子。通过将基因表达指数和TNM分期综合分析后建立的联合预测因子是较TNM分期更有价值的预后预测因子。将分子标记物和临床预后因子相结合的预测因子能够为将来更好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基础。
其他文献
针对带钢在连退过程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具体分析了来料粗糙度、来料边部裂纹以及生产计划对连退机组的影响,改进了来料边部裂纹检测方法,优化了生产计划方案。相关技术被推
高校党组织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大学生党员与退休教师党员作为高校基层党员队伍的重要部分,在高校党建领域中发挥着各自特殊的作用。两者互动模式的建设,对于探
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易复发以及预后差等特点,数据统计约2/3的脑梗死患者后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言语、运动、认
历史街区保护改造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它是涉及到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但在实际的保护改造中却常常以经济效益为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单个企业主体已无法提供一项复杂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全部资源,组建技术联盟就成为实现复杂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技术联盟组织间的知识转移对成功实施技术联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激励和招聘是两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人们需要的多样性,企业常通过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由于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直以来都是严重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职业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们为此不断摸索,寻求解决的办法。目前,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
共同隐私权是随着隐私权的诞生而诞生的。由于其成长的时间不长,虽然研究者众多,但至今仍然没有达成共识。1890年,美国法学家塞缪尔·沃伦和路易斯·布兰戴斯在《哈佛法律评
本课题使用两套结构大小完全相同的水力循环UASB反应器。在反应器启动时,向一号反应器内一次性投加FeCl3 300 mg/L(按反应器容积计),研究Fe3+对颗粒污泥产生的影响。两套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