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和碳足迹研究——以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00ok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2002-2011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能源消费和土地利用等数据,并将土地利用方式划分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农用地及水利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等4大类,并依据土地利用方式和传统能源消费项目对应关系,构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测算模型,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及碳足迹进行了定量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2002-2011年中国土地利用结构中,农用地及水利设施用地占整个四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例最大(95.29%),其后依次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4.31%)、交通用地(0.38%)和特殊用地(0.02%)。  (2)2002-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从2002年的75844.89×108t上升到2011年的177009.34×108t,年均增长率达到14.82%。2002-2011年中国能源强度呈现动态下降的趋势,从2002年的0.6368t/104元减少至2011年的0.5878t/104元。其中,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能源强度较高,其2011年的能源强度0.9532t/104元和0.7926t/104元,而华南地区、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能源强度相对较低。  (3)2002-2011年中国土地利用能源消费碳排放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从2002年的15.33×108t增加至2011年的22.81×108t,年均增长率为4.88%。其变化趋势呈近似―W‖型,其中,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在2003年和2008年均出现下降的状况,其他年份均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在四种用地类型年均碳排放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碳排放(13.52×108t)>交通用地碳排放(1.92×108t)>特殊用地碳排放(0.53×108t)>农用地及水利设施用地碳排放(0.42×108t)。  (4)2002-2011年我国碳汇总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从2002年的21.54×108t到2004年的24.20×108t,年均增长率仅为1.38%。从碳足迹压力指数来看,其与中国碳汇总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2002年的0.71上升到2011年的0.94,年均增长率3.60%,增幅较小。其中,低碳足迹压力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其碳足迹压力均在0.35以下;一般碳足迹压力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东南地区和中部地区,碳足迹压力大致在0.60附近;高碳足迹压力地区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等发达地区。2002-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碳足迹重心向西偏移的趋势。  (5)2002-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碳足迹总体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从2002年的21228×104hm2增加至2011年的42659×104hm2,年均增长率达到10.10%。在四种用地类型年均碳足迹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碳足迹(25945.64×104hm2)>交通用地碳足迹(3545.20×104hm2)>农用地及水利设施用地碳足迹(1113.20×104 hm2)>特殊用地能源消费碳足迹(908.77×104hm2)。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温家宝同志要求科协真正成为党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进一步密切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联系,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
中共中央一贯重视和发挥党史工作的作用。广东党组织的历史是全国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占有重要的地位,征集研究和编写宣传广东地方党史,对党的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都有重大意义
本文在研究和分析了国内外三维信息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的基础上,根据行业的实际需求,结合当前的科研项目,综合运用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多媒体等技术,研究了基于生
土壤水分是生态水文研究的要素之一,是分析土壤退化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土壤湿度监测主要通过称重法、烘干法等方法进行。传统方法取得的土壤湿度信息比较准确,但是在实施的过
学位
城市生态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城市绿地系统作为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趋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关理论出发,阐述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功能特点,并且
鼓吹乐,是从北方茫茫草原和大漠深处走来的乐种。那还是一个穷兵黩武,征伐不断的年代。伴随着扩疆拓土的驰檄,一面面旌旗挥出都城,车辚辚、马啸啸的轰鸣中,夹杂着响遏云天,声震四野
卫星图像分辨率是衡量卫星遥感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空间力量和卫星遥感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进入21世纪以来,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如:①美国数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尤其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以及引起的土地覆盖变化被认为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