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与扩散:发展方式转型下的高校空间布局研究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bbpoo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20年以来,在我国出现的许多“大学城”在集聚高校规模方面产生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大城市地区进入高度城镇化阶段和“城市病”的出现,对于高校向某些城市和园区集聚的方式产生了一些疑问。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的原理,运用高等教育学的成果,讨论在进入高度城镇化阶段、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条件下,高校集聚与疏散两种布局方式的相互关系,探讨高校空间布局走向集聚为主还是集聚基础上适度分散化的问题。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中,作为缓解“城市病”问题的战略措施之一,高校空间布局有一个从以向心集聚集中为主到离心扩散为主的变化过程。本文从国外高校空间布局历史发展经验的视角,讨论了在市场经济下高校格局形成的自然历史过程;从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格局形成及改革以来变化过程的视角,讨论了高校在中心城市和园区集聚集中的利弊;从高校社会经济属性的视角,讨论了空间集聚与扩散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以典型城市和园区等案例经验的视角,讨论了高校空间布局变化的经验教训。通过这些分析论证了本文提出的核心观点。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是:集聚和疏散作为空间布局的主要形式,在高校空间微观布局中,具体表现为一城(镇)多校和一城(镇)一校。这两种布局形态在不同经济体制的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促进了高校空间的合理布局和稳定发展。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对于高校布局更加均衡化的阶段性要求,疏散化也将成为空间发展格局变化的必要补充。即原先由计划经济体制造就的多校一城(区、园)的格局也将出现变化,形成向外围郊区新城、小城镇、甚至乡村扩散的走势。这将成为均衡公共服务优质资源、拉动全域发展素质提升、缓解“城市病”、振兴乡村地区的有效途径。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适度将高校从中心城市向外围疏散是一个必然趋势。
其他文献
在民政部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以及"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的背景下,乡镇辖区内出现了大量的"村改居"社区,由于受到地域以及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诸因素的影响,新型"村
介绍了一种宽带频率捷变和复杂调制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方法,采用大容量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控制高速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产生宽带捷变中频信号,还可进行数字化调频,调相和调幅。
<正>基因芯片(Gene chip)也被称之为DNA阵列(DNA array)。基因芯片技术被誉为继大规模集成电路后又一次意义深远的科技革命[1]。目前,国内外多家提供基因芯片的知名公司不断
视觉空间能力是指运用视觉认知对视觉环境、物体特性、状态、空间位置等进行感知,通过想象、推理等空间技能进行心理操作的能力。对数学、科技、建筑等方面的成就具有很大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基本上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文章主要介绍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市场中,信息化的工商管理可以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也可以为经济发
企业内部如何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医药流通企业运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内部会计控制已经被流通企业纳为管理机制中的重点,在医药流通企业运营
对美国、欧洲、日本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 (以下简称光电感烟探测器 )标准所规定的火灾灵敏度试验和响应阈值试验的试验方法及要求进行比较 ,提出了改进光电感烟探测器灵敏
“一带一路”是我国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提出的一项旨在促进国际区域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其内容丰富广泛,不仅包含经济、政
<正> 我们应用二花苗陈汤治疗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CPH)104例,对降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 全部患者均有肝炎接触史,临床表现
<正>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6~18页。教学目标:1.结合不同规格的国旗长和宽的比,经历认识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