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建筑建设的规模和体量也越来越大,人流的聚集规模也随之增大,大量的消防安全事故,也在时刻提醒人们建筑疏散设计的重要性,疏散设计成为摆在设计师和使用者之间的难题,如何在设计时形成较好的人流疏散设计,在使用中进行较好的模拟和演练,以及在火灾及其它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人员疏散,较好的疏散设计是确保紧急情况下安全疏散的重要前提。本文采用了多因子综合分析的理论方法,以中学教学楼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安全疏散设计进行了三维技术模拟分析研究。在进行理论分析时,从影响疏散的因素入手,包括疏散时间、疏散距离、疏散宽度、疏散人数、密度等,创新提出了疏散分区的概念,疏散分区的提出有利于更好的建立与疏散人数相对应的疏散设计,同时也有利于避免了人员无序疏散的问题,有利于进行安全有序的疏散,同时考虑到疏散设计时人的行为和心理模式,将平常使用频率较多的分区作为主要分区,强化该区的疏散设计,并提出疏散分区的标识和引导系统,与疏散分区相配合达到疏散引导和人员分流的作用。在进行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BIM建筑模型信息和疏散分析软件Pathfinder,通过疏散出口宽度、疏散出口位置与总体疏散人数、分区疏散人数不同情况下的组合进行模拟分析,从而实现较为合理的疏散设计(疏散时间较短)。论文最后的实际应用分析中,以中学教学楼的疏散设计为基础,通过两个疏散模型的模拟对比分析,进一步阐述建筑疏散设计的方法及流程,并拓展与安全消防性能评估的内容,可以通过与火灾模拟软件的结合,进一步分析必需疏散时间与允许疏散时间之间的关系。本文经过研究,得出了建立疏散分区有利于安全疏散的主要结论,在分析方法(理论与三维模拟技术相结合)、疏散分区标识和引导系统上有所创新,并将疏散分区理论和三维模拟技术应用于中学教学楼的研究之中,为开展建筑疏散设计和消防模拟演练的应用提供了较高的实际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