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在面对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市场利率化持续推进、金融脱媒进一步深化的压力下,商业银行逐渐转变经营模式,积极开展中间业务。这使得中间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也逐渐增高,因此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为研究重点,分析了我国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选取2008-2016年19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数据和宏观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并分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三个样本分别研究影响的异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仍以传统业务存贷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通过中间业务收入与净息差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中间业务影响经营绩效的原因,为今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与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即中间业务不能促进经营绩效的增长,中间业务收入对净息差有显著的替代效应。商业银行分类来看,大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经营绩效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且中间业务收入对净息差有正向的协同作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经营绩效有显著的消极作用,中间业务收入对净息差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经营绩效有显著的消极作用,中间业务收入对净息差也存在显著的此消彼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