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尾桉工业原料林优化栽培模式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117799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巨尾桉(E.grandis×E.urophylla)为巨桉与尾叶桉的杂交品种,作为一种重要的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树种,在我国南、中亚热带地区广为引种栽培,在工业原料林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前我国可采森林资源严重不足、资源结构失衡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好工业原料林,以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林产品日益增长需求成为我们当前研究的重要问题。开展工业原料林定向培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而将现有的桉树工业原料林发展好、研究其优化栽培模式则显得更为迫切和实际,因为桉树工业原料林优化栽培模式为桉树工业原料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目前,国内不少专家学者已开展了巨尾桉品种选育、巨尾桉引种、施肥等方面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尚处于局部和零碎,对巨尾桉工业原料林栽培模式末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近年来,福建省发展桉树迅速,全省桉树人工林中约有70%以上为巨尾桉无性系林分。为了营建优质、高产、高效的巨尾桉工业原料林,加快福建省林产工业的发展,因此在福建闽南地区选择适应性强、速生性能好、栽培面积大的巨尾桉为研究对象,参照闽南现有生产经验和研究成果,在福建平和天马国有林场开展巨尾桉工业原料林优化栽培模式研究。 应用野外定位研究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巨尾桉优良无性系及苗木选择、造林地选择、不同整地方式、不同间伐强度对巨尾桉林分生长量的影响以及中期施肥优化方案、成熟期的确定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依据胶合板材培育目标,通过综合分析巨尾桉林分各种森林成熟,确定巨尾桉胶合板材丰产林的主伐年龄为7年。在确定主伐年龄的基础上,根据本研究所设置的各单项试验结果,以主要营林技术措施的效应分析为依据,参照造林的实践经验,科学合理地组装配套成2种优化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测算表明:净现值、内部收益率、产出投入比这三种指标,模式1分别为40,253.51元/hm~2、74%、4.29,模式2分别为38,362.74元/hm~2、57%、4.45。由此可见,巨尾桉胶合板材定向栽培的经营效益是极好的。本研究总结的优化栽培模式具有科学的依据与实践的基础,可供营林生产推广应用,对桉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根据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调查显示,疫情期间,学生出现了缺乏学习兴趣、沉迷手机、情绪烦躁等情况.这段时间,家长
期刊
大力发展老年护理业,使老年护理逐步走向专业化,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面对未来人口老龄化社会中日益增多的高龄老人,一个严峻而现实的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高龄老人有着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由于年龄的增高,带来体质与体力的日渐衰弱,他们对日常生活照料等方面的服务需求是最为迫切的。  老年护理有着特定含义,它是指对老年人疾病的治疗护理、某些内科慢性疾病或
期刊
该文以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为典型案例,通过深入小陇山林区几个代表性林场进行现地调查、对林业职工、农户走访座谈的方式,搜集到研究所需资料。并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
本课题是天津科委资助项目“野生抗盐绿化植物资源驯化利用和现代生产技术推广”的部分研究内容,即在中国林科院温室对大叶补血草(Limoniumgmelinii)、黄花补血草(Limoniumazl
  本研究目的在于建立起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的流域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空间模拟系统,作为在该研究区开展示范应用的基础研究。 利用新技术对流域产流产沙进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的情感是人们思想和品德发展的基础,也是人们开拓各种事业的强大动力,所以应对幼儿从小进行爱的情感教育.湖北罗田物产
期刊
植物标本是研究一个地区植物的种类组成、分布历史及其现状的实物资料,是进行植物空间分布及植物多样性研究最重要的原始数据源。但由于直接调阅标本耗费巨大,大量的标本信息资
本研究首先以‘意大利红’、‘银星’两个小菊品种的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分别添加浓度为1、2、4、8mg/L的化学诱变剂平阳霉素(PYM)培养20d,研究不同浓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