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双轨制现状评估及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基于收入再分配效应视角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lin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中国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实行两套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养老金双轨制在导致收入差距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不仅没有缩小初次分配之间的收入差距,反而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差距,进一步对社会和谐构成了挑战。作为一项收入再分配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受不同的制度设计因素的影响。造成养老金双轨制收入再分配效应差异的最核心原因在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实行不同的统筹办法、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归根结底在于,制度的融合性、包容性不够,基本规模和覆盖范围过小,未能将机关事业单位纳入整个收入再分配体系。因此,政府在养老金双轨制改革过程更应强调,程序上的公平公正,建立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着重点放在公民基本养老保障权益,而差距部分则通过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来体现,真正发挥社会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在现实条件下,养老保险统筹收入再分配系数并非越小越好,这需要参照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依据现实的收入差距情况,用以判断和选择适度的养老保险统筹收入再分配模式和实施方案。在方案设计上,生存公平和劳动公平是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形成收入再分配的适度下限和上限标准。通过这两个标准的判定可以选择现实条件下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最优方案。论文从收入再分配效应为切入点,在广泛借鉴专家学者前期研究和实地调查研究基础上,对目前浙江省的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情况进行了现状评估,然后从系统理论、机制设计以及发展型社会政策等理论出发深入分析了养老金双轨制和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关系以及养老金双轨制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最后提出实施制度并轨的原则和方法,以及通过养老金双轨制并轨缩小收入差距的有效措施和建议,希望为浙江乃至全国的养老金双轨制改革从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本论文通过文献法、访谈法、调查法对泰国华文教育进行研究。调研对象为教育官员与学校教汉语的教师共33人。研究内容包括泰国华文教育历史、教育部对华文教育的管理情况与教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镇化发展脚步逐渐加快,并扩大了社区发展模式的范围,同时为社区社会组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推动社会组织发展的建议,指
本文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主要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数据处理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论述了病例组和对照组资料均衡可比,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政策工具日益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政府如何科学地选择政策工具成为研究的新视点。伴随着入世“后过渡期”的来临,我国政府应审视变化的环境因素并结合自身的发展重新考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