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环/染料超分子荧光探针对离子或小分子的识别性能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co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瓜环(Q[n])是一种大环合成化合物,具有负电性的羰基端口和中性的疏水空腔,瓜环不仅可通过疏水空腔包结客体分子,亦可通过端口羰基氧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作用。当瓜环与染料分子形成主客体复合物后,可改变染料分子的酸碱电离常数及光物理化学性质,当目标待测物加入瓜环-染料复合物中并通过竞争置换等方式与瓜环结合。若染料在包结和游离状态下的光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则目标待测物与瓜环结合后将伴随有荧光信号的变化,形成“关-开”或“开-关”荧光探针,据此可对离子或小分子进行识别。本文利用瓜环(七元瓜环(Q[7])、反式七元瓜环(i Q[7]))与两种生物染料(Hoechst33258(H33258)、4-(4-二甲氨基苯乙烯基)喹啉(DSQ))在不同pH条件下可形成主客体复合物,构筑了pH刺激响应的瓜环/染料超分子荧光探针(H33258@i Q[7]、H33258@Q[7]及DSQ@i Q[7]),并对金属离子、阴离子及氨基酸进行识别性能研究,同时还探讨了可能的作用机制。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分别在pH=2的HCl溶液和pH=11的Na OH溶液中,研究了i Q[7]与H33258的相互作用,同时成功地设计了两pH条件下的哑铃状H33258@i Q[7]超分子荧光探针,在pH=2时,探针表现出强荧光,而pH=11时,探针表现出弱荧光。此外,该探针用于对36种金属阳离子(包括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以及镧系元素金属)的识别性能研究,其结果表明:在pH=2时,H33258@i Q[7]超分子荧光探针对Hg2+具有独特的选择性识别,具有明显的荧光猝灭现象,其检出限为5.45×10-7 mol/L,可能是Hg2+与H33258的氮原子相互作用,改变H33258客体的电子云分布,使H33258@i Q[7]探针荧光猝灭。在pH=11时,该探针对Al3+、Fe3+、Cr3+展现出了选择性识别,特别是对镧系Ce3+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识别,都有明显的荧光增强现象,其检出限分别为:1.35×10-6mol/L、2.73×10-6 mol/L、1.79×10-6 mol/L和4.09×10-6 mol/L。Al3+可能位于i Q[7]的端口,影响H33258客体中被包结的芳香环的电子分布;而Ce3+可能主要与H33258客体中的氮原子相互作用,对H33258的光诱导电子转移(PET)过程有影响;对于Fe3+和Cr3+,这两种影响可能同时发生。这为拓展瓜环/染料超分子荧光探针的识别研究奠定了新的研究平台。2)在两种pH条件下(pH=2及pH=11),研究了七元瓜环(Q[7])与H33258染料的相互作用,发现一个Q[7]包结H33258中部分哌嗪和靠近哌嗪的苯并咪唑部分,而另一个Q[7]包结H33258的苯酚部分,形成了H33258@Q[7]包合物,荧光光谱研究表明H33258@Q[7]在pH=2时荧光较强,而pH=11时荧光较弱。因此设计了pH响应的H33258@Q[7]超分子荧光探针。接下来分别探究了H33258@Q[7]包合物在pH=2及pH=11时,对15种四丁基铵盐阴离子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在pH=11时,H33258@Q[7](1:2)包合物对HPO42-表现出独特的识别能力,其荧光增强,其检出限为7.50×10-6 mol/L。大多数过渡阳离子对H33258@Q[7]包合物识别HPO42-时有明显的影响,而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和阴离子的影响不大。可能是四面体结构的HPO42-具有-OH基团和-O-组,通过氢键作用与突出的咪唑部分相互作用,以及HPO42-的存在对H33258@Q[7]的影响(尤其是苯酚部分),可能导致H33258客体的电荷密度增加,从而使荧光强度增加。这是利用瓜环/染料超分子荧光探针对一系列无机阴离子进行的较原始的系统识别,为这类荧光探针的识别应用拓宽了研究思路。3)在三个不同pH条件下(pH=4.5,pH=5.5及pH=7.1),研究了i Q[7]与DSQ染料的相互作用,发现不同pH下i Q[7]与DSQ作用后导致荧光不同程度的增强,形成不同颜色的DSQ@i Q[7]包合物,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测定水溶液中L-α-氨基酸的DSQ@i Q[7]超分子荧光阵列传感体系。当向不同pH条件(pH=4.5,pH=5.5及pH=7.1)的DSQ@i Q[7]中加入13种L-α-氨基酸时,它们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改变和荧光变化,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我们可以识别区分结构相似的L-α-氨基酸。作用机制可能是L-α-氨基酸分子中铵的氢原子与DSQ分子中二甲胺的氮原子之间形成氢键,导致DSQ@i Q[7]传感体系对氨基酸具有不同的亲和力。这种瓜环/染料超分子与氨基酸的化学传感,有助于检测不同侧链中的氨基酸,并为跟踪蛋白质结构提供可能性。
其他文献
光纤扭曲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灵敏度高等优点,在工程、建筑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有巨大应用潜力。当前,线性响应区域拓展、低预扭曲测量、低成本强度解调等是扭曲传感器研究的热点。本文采用错位熔接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少模光纤的在线马赫增德尔干涉仪(Few-mode fiber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FMF-MZI),并对干涉仪的扭曲敏感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主
材料表面功能微织构与性能研究一直是仿生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超快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造成的热效应小,热影响区小,适合精密的微织构加工要求。应用超快激光制备微织构具有适用材料广、加工步骤简单和无需化学试剂辅助等优点,可快速制备如微孔、沟槽、微米尖峰和周期性条纹结构等。本文针对超快激光制备金属材料表面功能微织构时,经常出现的小于入射光波长的周期性亚波长条纹结构,深入开展其可控制备工艺规律和形成机制物理模型的
轮胎是汽车与路面接触的唯一部件,承受着整车质量以及地面对车身的冲击,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性能。耐磨性作为轮胎性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制约着轮胎的使用寿命。轮胎橡胶磨耗性能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而轮胎滞后生热通过改变温度和胎压这两个因素影响轮胎磨耗性能,因此研究滞后生热对轮胎胎面磨耗性能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5/55 R15 85H子午线轮胎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求解以
石墨烯在实验室被成功制备后掀起了科学界对石墨烯研究的热潮,同时也使得二维材料的研究得以迅猛的发展。其中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是最受关注的二维材料之一。由于其单层的原子级厚度,优异的电学性能,以及由体材料变为单层材料时,过渡金属硫化物能够成为直接带隙半导体,使得这些材料表现出丰富的物理特性,并有望在各类新型纳米光电子器件中广泛应用。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电子有效哈密顿量,求
近年来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很大一部分是得益于高新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生产效益,各个行业的发展大部分都是依赖技术的进步。要取得较强的市场地位与份额,自身技术所产生的生产力
为了能够顺利进军汽车电子市场,公司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许多新的合作伙伴陆续被选择及加入到公司的供应商队伍中。供应商可以弥补企业生产能力的不足,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供特殊设备和专门技术,稳定或提高企业产成品的品质。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约有80%的成本是来自于原材料供应商,对供应商管控绩效的优劣将直接决定企业的成败。在整车供应链中,因供应商原因导致的异常,如影响到终端汽车大厂的生产计划,每日停线损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是由经三代选育的普通黄颡鱼(♀)与二代选育的瓦氏黄颡鱼(♂)组合的杂交后代,具有生长速度快、体色似母本、抗逆性强等杂种优势,于2018年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新品种(GS-02-001-2018)。本文主要针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开展相关生物学及生长相关基因IGF-2研究,旨在积累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生物学背景知识,为该鱼的良种培育和优化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
随着现代制造业自动化加工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被广泛应用于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而刀具作为数控机床最易受损的部件之一,其磨损程度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及时更换磨损刀具不但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刀具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建立一个可靠的刀具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尤为重要。刀具状态监测系统主要包括信号采集、信息处理、在线监测三个部分。本文以数控铣床刀具作为研究对象,对刀具状态监测方法及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立体图像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立体图像采集、存储、编码和传输过程中,会引入各种噪声导致图像的失真,从而严重影响人类的视觉体验,带来糟糕的主观感受。因此,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技术的研究在人类应用生活体验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对于推动立体图像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主观评价方法操作复杂,成本过高,因此如何建立一套符合人类视觉系统的客观质量评价模型是目前研究
本文以在广西钟山至昭平高速公路项目等广西区内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为例,围绕高速公路工程全生命周期“勘察设计、施工建设、通车运营”的三个阶段,运用社会人类学结构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高速公路工程与乡村社区发展之间关系。“线型互动”,是指围绕高速公路带状的“线型”主线建设,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方面与乡村社区的自然资源流动、社会支持体系流动、乡村市场交换流动等方面互动交流的全过程。在勘察设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