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电视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次“质”的飞跃。一次是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实现了电视观看品质的极大提升;另一次是数字电视的发展给予了人们更多的视觉选择。不过发展也带来了竞争,形成了旧体制和新市场之间的种种矛盾。由于我国广电系统的体制改革,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的出现,更加市场化的收费频道的出现等等,都使得我国的传统电视频道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广电总局在中央电视台的试点改革,电视频道的管理体系已经从早期的“中心制”变为“频道制”,并随之带来频道品牌塑造与品牌形象包装的问题。我国电视行业推行“频道制”改革之后,一系列围绕“频道”的基础性工作迅速推进,各级电视台也相继启动了对频道的形象包装工程,并产生了丰富的实践成果,尤其是在电视频道包装视觉语言运用方面日趋成熟。在此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如在我国现有的电视频道中,大量存在着频道包装“需求强,策略弱;设计强,应用弱;信息杂,印象乱;形式重,内容轻”的诸多问题。本文的目的就是探寻这些问题的根源,并依照形象系统的导入策略、设计方法,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电视频道包装的视觉化内容很多,大致包括了频道识别系统、节目识别系统、节目导视系统和频道宣传系统四大类。电视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本文”,因此,作为频道包装的“言语”必然存在视觉元素之间规则问题,即电视频道包装的视觉语言的语法结构关系。为此,本文还总结和详解了版式构图、图底关系和运动模式三个方面,以期论述和阐明频道包装的基本视觉关系。本文还对频道包装的电视语言的视觉修辞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中包括最为常用的视觉同构辞格、视觉重复辞格和视觉隐喻辞格作了逐一论述。电视是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本文提出电视频道包装设计同一般平面媒体设计不同,前者的视觉呈现是电视或新媒体的屏幕,而后者是印刷品。因此,电视频道包装的画面最终是一种动态镜头语言,而非静态画面语言,电视频道包装内容中的频道logo、辅助图形、色彩、字幕应连同声音、音乐、音效等电视镜头的非视觉要素共同服从于电视语言的设计要求,以构成时间和空间上的整体性和独特个性。正是基于以上观点,本文提出要运用多维观察视角,立足跨学科理论进行频道包装视觉语言的特色研究,以寻找适合当下电视媒体发展趋势和频道品牌传播需求的电视频道包装视觉语言运用的适当模式和科学方法,以便拓展电视频道包装的理论研究和完善其体系的构建,并为电视频道包装的创新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