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而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投入应用实践的主体。本论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参与式发展理论、计划行为理论、互动仪式链理论,以浙江省临安区山核桃农户为研究对象,以山核桃干腐病防治的现状水平为基点,通过设计问卷对农户进行系统的访谈调查,深入剖析山核桃干腐病防治采用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揭示了农户接受且采用新技术的内在行为机制,这将对临安区山核桃产业发展带来新认知,也将对农业技术扩散效率的提高有所裨益。在实证分析部分,本论文利用从临安区山核桃主产区的5个乡镇获取的228户有效调研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农户在采用不同防治技术下的行为,同时探讨影响农户采用山核桃干腐病防治技术行为的问题,以及运用相关理论进行行为因素解析,最后做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因此,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年龄越小,生活收入越高且种植规模越大的山核桃农户采用新技术意愿越高;第二,农户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水平与采用干腐病防治技术意愿具有密切关系;第三,山核桃干腐病综合防治技术本身的效果也关系着农户的采用意愿;第四,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对防治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影响农户采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