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来西社村农耕景观时空变化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laoshi_im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60多年里,中国北方乡村的农耕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以黄土丘陵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村庄为例,观察和分析近60多年间农村社区农耕景观的变化、农耕景观要素玉米种植方式的变迁、不同阶段政策影响下的农耕景观特征分析以及对此研究区的农耕从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评价研究。   本文通过以半结构访谈为主的农村评估技术,同时采用从空间上分析当地知识的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挖掘农民记忆中不同时期的农耕景观,使得社会学与地理学方法相结合,达到准确掌握当地农耕景观的目的。本研究将1949年以来的60多年按时代政治背景分为5个时期,以本村大比例尺正射影像图为底图,通过与村民共同讨论,分别确定不同时期本村的土地利用状况、主要农耕方式、农耕特征以及典型作物玉米种植方式的变迁以及村民的生计状况等信息。   在调查和分析各时期农耕景观状况的基础上,分析本村的农耕景观变化,并从与农耕可持续方面进行评价研究,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确定一系列指标以及这些指标的原始数据,同时对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使用层次分析法依据各指标重要性的不同确定权重,然后使用综合评价的方法从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村民视角下的本村60多年的农耕景观变迁史,就是一个中国传统农耕景观加速消失,也是西方现代化农业景观逐渐主导乡村农耕景观的历史,虽然农业集约化程度和生产力水平等都得到改善,但并不符合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其他文献
农村是人类最原始的聚居地,也是最早显示人类文明形态的地方。农村居民点规模小、功能少的特点也决定了其脆弱性。在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刻地影响下,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零散
彼得是一位记者,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手里攥着香槟,兴奋地跟我介绍自己:“告诉你,我可不是那种要钻到贫民窟去报道苦难的记者,报道苦难有什么用?”他对我举了一下香槟杯,“让那些自由派的理想主义者去吧。我就留在北京喝这些大使的香槟,他们的信息肯定比贫民窟的老头要多!”说完他自己哈哈大笑,对自己这种玩世不恭的新闻理念非常自豪。  我正是彼得说的那种自由派理想者,我的新闻理想就是调查文学,就是为弱勢群体
期刊
本文根据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在兰州、永登、榆中和皋兰四个站点所采集到的243个降水样品,并结合全球降水同位素监测网(GNIP)中的部分数据,以及相关的分析模型,对兰州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中国农地利用变化显著,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逐渐出现了耕地和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农地复种指数降低、集约度下降等农地粗放经营的现
我国于2001年颁布并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特别强调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能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课程标准突出了口语交际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口语交际不同于普通的教学,它更注重实际性、灵活性,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城市社会地理格局出现了多样的社会实体的分化现象,尤其是在1998年后,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住宅分配政策的实施,加快了城市住房空间
本文以烟台栖霞兵山为研究区,采用以JX4加密的1∶2000航空影像为数据源,基于JX4软件建立DEM(数字高程模型)及DOM(数字正射影像),通过对研究区的地形分析,以纬地软件为平台对该区域设
学位
长久以来人们都想通过生境适宜性评价来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但是由于受到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的限制,大部分学者往往从单个方面去进行生境适宜性评价。例如土地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