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人力资本与中国收入差距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jjxffxx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但地区、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持续扩大。对收入差距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不能解释收入差距,而最新研究显示,这是由于忽略了隐性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在最近十年有了较大的发展,经济学家James Heckman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的核心要素包括,认知技能、非认知技能和健康,而教育仅是获得技能和健康的途径,从另外一个角度验证了显性人力资本(教育、经验)作为人力资本度量的不完整性。结合Heckman技能人力资本理论,引入认知技能,教育质量,技能分数等概念,学者们研究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现象,发现在加入隐性人力资本后,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解释力度显著提升。如果隐性人力资本可以随着教育年限的增长而增长,那么只要着力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例如延长义务教育,就可以实现社会总人力资本的提升。研究发现,受教育年限和教育质量之间并无显著正相关性,表明显性人力资本和隐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是相对独立的,进一步说明隐性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本文的研究围绕隐性人力资本展开。首先,将隐性人力资本概念引入到解释中国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中,定义总人力资本中不能被教育和经验解释的部分称为隐性人力资本。受到可用数据条件的制约,需要对中国隐性人力资本进行度量。一般有两种度量方法,一是使用各个国家/地区劳动力的标准能力测试分数,二是使用在同一劳动力市场的移民收入,第二种方法更加适合于中国隐性人力资本的度量。具体来说,当来自不同地区(或城乡)的劳动力在同一个市场工作时,即可以控制不可观测因素(制度,生产力等)对收入的影响,从而利用移民收入估算出隐性人力资本,并将其代入发展分解模型,计算出物质资本,显性人力资本,隐性人力资本,生产力残差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进一步回归到微观层面,基于Heckman技能人力资本理论研究隐性人力资本的形成机制,已知人力资本要素在形成过程中,显示出自生产力和交叉生产力。相关研究多关注认知技能的形成,而对非认知技能的研究限于非认知技能对健康和健康行为的影响,较少关注非认知能力的形成。本文研究健康和健康行为对非认知技能形成的交叉生产力,对隐性人力资本形成理论从实证角度进行补充。本文的论述包含七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其余各章的内容如下:第三章,发现人力资本能解释很大一部分地区间收入差距,贡献率达到80%,与相关国际文献的实证研究结果一致;隐性人力资本对西部-东部收入差距的贡献达到了45%,对中部-东部的贡献更高达到65%;当前各地区物质资本存量对区域收入差距的贡献为负,-20%至-40%,表明落后地区在物质资本上更有优势,并有效地降低了区域收入差距;农民工具有显著的自选择特性,但自选择程度具有区域异质性,西部和中部的农民工较东部农民工有更强的基于隐性人力资本的自选择;筛选出的隐性人力资本要素指标,与中国地区隐性人力资本有正相关,选出的要素指标可能与教育质量,医疗设施条件,家庭和公共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外部性等信息相关,并且选出的三个隐性人力资本要素指标能够解释隐性人力资本对区域收入差距贡献率的15%-24%。第四章,发现人力资本同样可以解释很大一部分的城乡收入差距,大概贡献了总收入差距的16%至40%,并且对参数的选择稳健;显性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在8%-21%之间;使用两种方法估计出隐性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其解释力度在5%至15%区间内,大致和显性人力资本的贡献率相当,与相关国际文献的实证结果一致;观察各地区内部的城乡收入差距,隐性人力资本的贡献为3%-22%,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物质资本的贡献率最高,达到46%至66%,高于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人力资本加上物质资本的总贡献率达到了70%至90%,而tfp的贡献非常小;对城乡间劳动力歧视的检验,从教育回报率的角度来看,至少对移民经验达到一定年份的农民工的歧视较小。第五章,通过横截面和时间序列构建中国隐性人力资本指数。横截面上看,在2007年基于终生收入法,东部隐性人力资本高于西部和中部,西部城镇高于中部城镇,西部农村则低于中部农村;各个地区内均是城镇高于农村;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隐性人力资本指数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基于移民收入法,东部在各教育水平和性别上的对中部和西部的优势没有终生收入法明显,可能的原因是由于终生收入法通过地区间不同的工资增长率扩大了隐性人力资本的差异。从时间序列上看,j-f终生收入法反映的隐性人力资本地区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只有中部农村和东部农村的差异略有缩小。地区间城镇和农村的隐性人力资本的时间变化趋势有显著不同,地区间城镇的差异在加速扩大,而地区间农村的差异也在扩大但速度更慢,未来总的隐性人力资本地区差异的扩大更可能来源于地区城镇的隐性人力资本差异的扩大。隐性人力资本的地区差异,要大于人均受教育年限度量的人力资本地区差异,但低于以人均gdp度量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隐性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第六章,研究隐性人力资本的形成,运用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健康状况对非认知技能形成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生病次数的增多会减少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行为问题,提升非认知技能,另一方面,超重的健康状况会加重行为问题,从而降低非认知技能。健康行为对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是显著的,具有良好的健康行为,即过去一年有例行牙医检查行为的个体在未来一期的行为问题指数会更低,从而提升了非认知技能。从具体的行为问题分析,生病次数越多,越不容易出现焦虑的症状,肥胖则会加重焦虑问题,健康行为会降低反社会与同龄人冲突两类行为问题。第七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根据结论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与分析。本研究的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运用微观数据来解释宏观问题,即利用不同地区农民工在统一劳动力市场打工的事实,分别计算出不同地区或城乡的隐性人力资本,代入分解模型中,分解出要素和要素效率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第二,区别于增长分解方法从时间维度发现要素的变化与收入变化的关系,本文基于发展分解方法从横截面的角度观察要素变化,并分解中国收入差距的贡献因素。第三,在目前国内微观数据缺乏的情况下,提出对隐性人力资本进行度量,构建隐性人力资本指数,加入了国际上对人力资本作用的讨论。第四,在研究人力资本形成理论中,检验了一个被忽视的关系,即健康和健康行为对非认知技能形成的因果关系,对隐性人力资本形成理论进行了探索和补充。本文的不足之处包括:第一,在计算区域收入差距时,受样本限制,只有在东部城市的农民工样本,如果能有在中部或西部的城市的农民工样本,或城市到城市的城市移民样本,则对各地区隐性人力资本的估计结果会更加完整。第二,在计算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时,对农民工和城市劳动力在之间可能存在的非人力资本性质的工资歧视问题,未有很好的解释,需要更丰富的关于此问题的研究和讨论。第三,在研究非认知技能形成模型中,使用的是美国数据,缺少中国的样本数据来验证技能人力资本理论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
其他文献
针对双结构网络的特点及其URL去重面临的挑战,根据Bloom Filter的工作原理,提出一种基于可扩展的动态可分裂Bloom Filter的URL去重机制,并在原型系统中进行实现和部署.实验结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就业是民生之本,通过就业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提升劳动力素质和能力,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目前,全社会已经发生了由提高就业数量转为就业质量的转变。党的十
2010年3月,一代名车NY6型内燃机车驶入中国铁路博物馆,成为该馆收藏的新一批馆藏文物。这也标志着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从联邦德国亨舍尔工厂引进,
产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是一种比较罕见,原因不明,预后不良,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临床特点为产褥期发生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功能衰竭[1].尽管近年来报道的例数
现主要介绍对住宅小区的节能设置和建房时的设计对住宅的节能影响做了简单的论述,对建造住宅小区的节能设计和住宅小区在单独装修建造时的节能办法提出了建议。
<正>《周易》中有两则象辞广为人知,一则是乾卦里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则是坤卦里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大学以这两则象辞为校训,使其铭刻在学生心里而广
微滤、超滤、纳滤及反渗透等膜材料水膜法水处理技术的"芯片",膜技术正在逐渐成为饮用水净化的主要发展趋势,生物与膜法相结合是废水处理与再生、废水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技术,
会议
借鉴国家推荐方法测算1995—2014年陕西省火电碳排放数据,以能源工业发展、环境治理指标作为内生变量,采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三者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影响机制,基于方
目的:观察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治疗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4例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2例,两组术后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