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视觉系统中血管发育与Reelin表达的关系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unain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利用冰冻切片技术、震荡切片技术、免疫荧光染色、明胶墨汁灌注和HE染色等方法,探究脊椎动物小鼠视觉系统中血管发育与Reelin表达的相关性及Reelin在成年鲫鱼、牛蛙、家鸽和家兔等几种脊椎动物视网膜中的表达。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脊椎动物小鼠视觉系统中血管发育与Reelin表达的相关性研究。实验目的:探究脊椎动物小鼠视觉系统中血管发育与Reelin表达的相关性。实验方法:将实验对象分成野生型和 Reeler小鼠两组。野生型小鼠取 P0(小鼠出生当天记为 P0),P3, P7,P14,P20和成年等各年龄点,分别取其视网膜、上丘、视皮层V1区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和明胶墨汁灌注,观察血管的发育和Reelin的表达情况。对视网膜进行铺片和冰冻切片,CollagenⅣ抗体染色,观察其血管的发育情况。对上丘和皮层V1区的研究中,用明胶墨汁灌注的方法显示血管,观察该区域中血管的发育情况。对震荡切片,用GFAP抗体和Reelin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显示与血管发育相关的星形胶质细胞及Reelin的表达情况。Reeler小鼠取P0和成年阶段视网膜用CollagenⅣ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血管的发育情况。实验结果:(1)CollagenⅣ染色显示小鼠视网膜血管是出生后开始生成,且视网膜表层血管和深层血管都是以视乳头为中心向四周进行蔓延。表层血管在P10年龄点覆盖整个视网膜,深层血管在P8时开始生长,至P14阶段铺满视网膜,小鼠视网膜血管系统发育成熟。Reeler小鼠中 P0阶段血管已经覆盖了整个视网膜,但成年小鼠视网膜中深层血管的分支与野生型相比明显减少。随着小鼠视网膜的发育, Reelin首先表达在神经节细胞和内网层,由此发出垂直分支向外网层延伸,至P14及成年,主要分布在神经节细胞层、内网层和外网层。(2)在 P0阶段,上丘部位血管主干已经生成,垂直与上丘表面的软脑膜且与软脑膜中血管相连,随着小鼠的发育上丘区血管逐渐密集。在上丘部位未见明显的Reelin阳性染色但在P0至成年阶段,GFAP在上丘带状层的有表达,大多紧贴上丘软脑膜血管。(3)在视皮层V1区P0阶段已经生成放射状主干血管,垂直于软脑膜且与软脑膜中血管相连。随着皮层发育,血管分支越来越多,密度增大。放射状星型胶质细胞多与血管伴行。在皮层发育过程中,Reelin蛋白主要表达在分子层,锥体细胞层和内颗粒层可见少量阳性染色。实验结论:在视觉系统血管发育过程中,视网膜中的血管发育与Reelin的表达在时间与空间上有一定的相关性,参与调控小鼠视网膜中血管的有序性发育,而在上丘和视皮层中的相关性不大。  第二部分:Reelin在成年鲫鱼、牛蛙、家鸽和家兔等几种脊椎动物视网膜中的表达。实验目的:探究脊椎动物不同物种视网膜中Reelin和GFAP的表达情况。实验方法:取成年野生鲫鱼,牛蛙,家鸽和家兔视网膜,利用冰冻切片技术,进行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实验结果:(1)Reelin在成年野生鲫鱼、牛蛙、家鸽和家兔的视网膜中均有表达。(2)GFAP在成年野生鲫鱼、牛蛙和家兔视网膜中均有表达,但在家鸽视网膜中未见明显阳性染色。实验结论:Reelin和GFAP在成年野生鲫鱼、牛蛙、家鸽和家兔的视网膜中的表达形态以及表达部位都具有差异性。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