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南沿海区域分布有大面积软土,除了压缩性高、透水性差、承载力低等特点外,厚度还比较大,部分区域深达30m,所以地基在使用荷载的作用下会发生很大的固结沉降,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目前常用塑料排水板超载预压加固处理深厚软基。但是,由于软土的厚度较大,目前的软基沉降理论计算深厚软基的局限性较大,同时对塑料排水板加固软土的机理缺乏统一的认识,所以加固处理深厚软基中对软土的固结时间的控制和加固效果很难做出评价,同时由于工程地质情况和施工方式的不同,预压产生的沉降位移变化不同。因此,关于塑料排水板联合超载预压加固深厚软基的课题研究对于此方法在沿海地区的推广应用具有指导作用。本文结合厦门市海沧港区某码头道堆地基处理工程,采用现场监测、理论分析计算以及有限差分建模分析对塑料排水板超载预压工程加固深厚软基的沉降位移规律以及加固效果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对工程现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监测,本文得到了堆载区域软基的沉降变化曲线和不伺深度处软土的分层沉降,同时对工程区加固前后进行现场取样和原位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情况下的沉降曲线,分析表明,塑料排水板可以明显增大深厚软基固结沉降速率。估算加固后地基承载力为165kPa。结合工程实例,对深厚软土地基的沉降理论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传统的一维线弹性沉降的局限性,建立了一维和多维非线性沉降理论计算公式,并将三种计算方法与实测曲线进行比较,得出多维非线性理论计算方法能够更接近深厚软土地基的实际沉降结果。通过理论分析,通过不同荷载级数下的软土设置不同的固结参数,同时对不同荷载级数下的沉降曲线进行分段拟合,对传统的双曲线、指数曲线、增长曲线三种沉降预测模型的建立提出了改进,经过实例验证改进后的指数曲线能够准确地预测深厚软基的沉降,而规范规定的双曲线法预测的沉降结果往往大于实测沉降值。借助FLAC3D有限差分析软件,建立了数值模型,通过工程实例验证模型建立的合理性。考虑了加载方式和加载速率、超固结硬壳层的存在以及基床底残软土层对软土固结沉降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四种工况得出以下结论:分级均匀加载可以有效地减少软基的沉降量;超固结硬壳层的存在对地基的沉降影响显著,保护和利用超固结层具有工程实际意义;基床底残存淤泥层对地基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应尽可能清除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