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可能是前所未有的,时代要求它必须在实施的过程中更多的体现出一定的先导性和前瞻性的功能,能够使自己培养的人适应社会的需要,而这恰恰与其自身固有的滞后性相矛盾。对于中职教育来说,这一矛盾更加突出,因为其培养的学生将是直接走上社会的,他们更加需要实用而直接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必须寻求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平衡点。许多的教育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方法,但归结为一点,无论哪种方法都必然与学校的课程改革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它们都必然的要求学校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笔者是处于中职教育第一线的老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恰逢中职教育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开展之时。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耳闻目睹更亲身参与了中职校的课程改革,因此本文以上海三所中职校为例,通过阅读与分析各种文献资料,运用了调查研究、个案比较及深度访谈的方法,对他们的课改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从意义的角度来讲,本文通过对中职课程改革教师参与的实然研究,使管理者认清当今中课改中教师参与的现状,以使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改中心脏为教师提供更好的职业生涯发展平台;同时使教师认识到投入课改中的益处,即认识到课改对教师专业能力成长与生涯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使其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从内容的角度来讲,首先,重点对上海三所中职校中教师参与课改的动机进行了研究,调查了教师参与动机,将动机分成了积极与消极两大类,并对不同动机进行了分析。其次,研究了教师参与课改的平等性,得出了上海中职系统中的所有人员都有机会或多或少,或主动或被动的参与中职改革的结论。再次,在校领导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及教师管理层面比较了三所学校课改效果,并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及教师管理的层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通过对以上三方面的研究分析在课改途径、学校管理、课程管理及教师方面得到了相应的启示。